数学解题中的认知结构构建下的数学联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数学解题中的认知结构构建下的数学联结

1 吴焕平 2 刘国华

1 西藏山南市曲松县中学湖北省援藏教师 856304

2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中学 430000

【摘要】学习是一种认知的联结,联结是从尝试错误刺激反应的发展到有意义的学习。数学学习实际上是寻求“元认知的构建”, 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以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学生原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达到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联结的导向策略。

【关键词】认知的联结 认知结构 导向策略

一、引言(数学新课标的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实际上从一个角度要求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元认知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S—R”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在短时间内能使考试成绩上去,但代价是使学生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并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本文就数学学习的元认知联结问题及导向策略上作一些探索。

二、关于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论又称刺激(S)—反应(R)学习理论,是由“教育心理学鼻祖”—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创立。联结论对学习心理问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许多理论至今仍在指导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但其根本缺陷就是忽视了对学习的内在心理过程的深入分析。

而认知理论(theories of cognition)是关于有机体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如信息、知识及经验的获得和记忆、达到顿悟、使观念和概念相互联系以及问题解决的各种心理学理论。持学习的认知观的理论家有德国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与奥苏伯尔。尽管他们彼此间存在很大差别,但在学习问题的观点上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他们确认,有机体习得的是知觉或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即学习的基础是有机体内部的、有组织的结构的形成与改组,而不是刺激(S)与反应联结(R)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二是他们相信,影响学习的主要变量(O)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突然的理解或知觉、有意义的发现与接受、认知结构的特点、注意或心向,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接近、强化、强化程式。这一理论与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理论相符,对解释较高级的认知学习较适合。

但时至今日,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能不重视,数学学习重要的应该是认知学习,它是一个建立学生心理内部学习机制的过程。这里要明白三点:(一)要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二)要重视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三)要充分考虑不直接参与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问题。

三、数学习题解答的两种联结思想剖析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说明“S—R”与认知结构联结之间的各自意义。

5f6ff7e4aaa39_html_56d6fcfdb556be80.png 例题、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

C、E是⊙O上的两点,CE=CB,∠BCD=∠CAE,

延长AE、BC相交于点F;

求证:(1)CD是⊙O的切线;(2)求证:CE=CF.

按“S—R”的行为主义联结理论,可以让学生直接操作,学生可能不去仔细审题。由图形“先入为主”,不断尝试,不断碰壁,然后再回头去审题。在点、线、角、三角形、圆的离散图形中不断产生错误。偶尔碰上解题思路,才得到问题的解决。之后,再不去认识、总结。下次在碰上此题,又重新错误尝试。

下面我们在认知结构构建下的数学联结对本题进行解答:

(1)证明:连接OC, ∵CE=CB,∴∠CAE=∠BAC

又∠BCD=∠CAE, ∠BAC=∠ACO;

∴∠ACO=∠BCD; ∵AB是⊙O的直径,∴∠ACB=90°;

∴∠OCD=∠OCB+∠BCD=∠OCB+∠ACO

=5f6ff7e4aaa39_html_fc207fdca97f05d8.png ∠ACB=90°;

∴CD⊥OC, 且5f6ff7e4aaa39_html_622254c90f57958c.gif 过半径

5f6ff7e4aaa39_html_c622ad099862200f.gif 的外端点,

∴CD是⊙O的切线。

见过这个问题吗?见过与其类似的问题吗?用到那些基础知识?(图类似?还是条件类似?还是结论类似?引进什么辅助条件,以便利用?)于是对于第一问,学生可以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很容易找到辅助线。即连接OC,这是基于切线判定定理的认知,这样也就找到解决问题的中间变量(O)。

(2)证明:在Rt△ACF和Rt△ACB中,∠CAF=∠CAB,

∴∠ACFF=∠ACB=90°,AC为公共边,

∴Rt△ACF≌Rt△ACB,∴CF=CB,

又CE=CB, ∴CE=CF

见过与之有关的问题吗?(能利用它的某些部分吗?能利用它的条件吗?能利用它的结论吗?)以此,把原建立的认知结构中的全等三角形、圆周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旧知加以调运。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入“下位学习”,然后,盯住目标——始终盯住要证的结论CE=CF。

通过上面的解答及对比认知结构构建下的知识联结的分析,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水平基础上发展他的联想思维,使新旧知识加以联结,找到证题方法,达到解决问题,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精力花在建立学生认知结构上。少用或不用“S—R”这种“尝试错误”的机械方法,多用科学成功的尝试,引导学生认真寻求“中间变量”,努力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加以联结,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事实上就学习者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技能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是学习者由未知到已知的联结过程,即“S—R”的联结过程,重要的是寻求“中间变量O”,从而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师在对于这样的问题解答和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对于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的知识构建,知识元之间的联结作出分析,这需要老师以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构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

在对于问题解答完成后老师要组织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注意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它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教学思维的“软件”,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提升,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而挖掘的过程就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学习的最佳联结过程。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的“硬件”,它们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