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刘丽琼

广西贺州昭平县昭平中学 广西贺州 546899

摘要: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这门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借鉴事迹来提升自己,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来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激发其学习的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的开展得到了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对一些历史知识存在质疑和理解错误的现象,甚至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也不敢借助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等,而这一点则是目前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难题。然而通过广大历史教师的探索,我们发现了通过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历史资料和文献来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从而通过史料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呢?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证实;历史解释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重点和目标。而作为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历史学科,也要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但是就历史学科本身的性质而言,由于很多知识点内容发生的年代久远,并且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学生会对历史知识中的事迹、人物出现质疑的心理,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对历史内容和知识深信不疑,并且加深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史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1. 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历史解释主要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并且实事求是的对过去的事物进行理解和解释,把这些内容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考查,并且做出正确的辨别。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现阶段的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多数都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略了理解性教学。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盲目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且在教学方式上多数都是采用板书式教学,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教师在黑板上长篇大论的讲述知识,学生在下面紧张的记笔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是确不利于学生长久的记住知识。尤其是对于历史这种注重理解的学科而言,学生对其中的道理和意义无法理解,就很难在脑海中产生长久的记忆。

  1. 学校以及教师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欠缺

不仅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传统,在现阶段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对历史学科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很多学校认为历史和语文、数学、英语知识相比远远没有这三科知识重要,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都没有对历史学科加强注重,反而将更多的时间给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借助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1. 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史料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策略

  1.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史料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通过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教师也要积极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历史文献和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并且再配上相关的文字介绍和音频解说,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使学生理解起来和学习起来更加简单,从而加深理解,感受历史,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历史素养。例如在人民版历史《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这一课程教学时,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下载下来,进行稍微的修改和完善。比如教师搜集了七七事变的中的地点“卢沟桥”,然后在展示图片或者视频的时候在配上语音介绍,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的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又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抗战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通过“卢沟桥”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桥梁来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可信度

除了利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之外,对于通过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我们还可以采用查阅文献的方式帮助学生证实历史知识,以此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认识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在人民版历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带领学生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地方去查阅孙中山先生的相关资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一起查询,并提醒学生对所查询的内容以及有价值的信息注意记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如此,学生们在查阅完资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孙中山革命事迹的认知,哪些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我国革命事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品质,进而通过这些查阅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通过历史文物开展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

历史博物馆是历史教学最有效的平台,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中的史料来证实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解释能力提供更有利条件。例如在开展人民版历史《抗日战争》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这些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也是有利的历史资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历史解释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感知中华民族抗战的精神,感知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史料实证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培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的通过历史资料和文献来证实历史事迹,从而使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到培养,也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凭跃.“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6,(6).34-36.

[2]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高考试题的分析[J].历史教学,2017,(2).47-54.

[3]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2016,(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