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刘天连 黄佳萍 叶青秀 潘梅贤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OO医院莆田医疗区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 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的120例骨科创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预防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跟栓塞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提前预防与治疗可以明显地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创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指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血液发生凝结,它是由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壁损伤引起的。它会由此导致各种疾病如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此病发生会有患肢突然肿胀、静脉扩张、淤血、自感沉重、局部疼痛的的临床表现,它不仅会导致运动功能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肺栓塞、出血等甚而影响生命。骨科创伤术的治疗范围包括骨筋膜室綜合征、复杂关节周围骨折的处理以及难治性上肢骨折等,对于病情复杂患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临床调查发现,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血流停滞以及静脉损伤等问题,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危机患者的生命。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在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跟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探究了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跟治疗,详情如下。

1 一般资料

在本次探究中选取了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的骨科创伤术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女性25例,男性35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58.23±2.94)岁;观察组60例,女性26例,男性34例,年龄为40-71岁,平均年龄为(58.71±2.8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创伤骨科手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提前预防治疗与护理干预,具体为:

(1)预防措施: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动作应轻柔,避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静脉内膜,减少术后栓塞的发生率。在术后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下肢变化,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进行治疗;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与改变姿势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抬高下肢并进行按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针对患者的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告知患者与患者家属如何在术后进行按摩与预防,减少血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患者按照医嘱穿医用弹力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下床进行一定量的运动。

(2)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在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应该进行及时的护理,首先应该将患者的下肢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抬高,同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肌肉收缩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如果在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未改善或加重则应置入下肢静脉过滤器以及采取取栓术,针对血栓部位明确的患者应将尿激酶泵入导管内进行护理。除此之外,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烦躁等情绪会产生抗拒护理以及不遵医嘱等情况,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护理、按照医嘱进行自主的肌肉收缩训练。医护人员应该在患者术后12h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对于凝血障碍患者需要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并密切关注患者情况。

3 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跟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1)显效:患者下肢肿胀及其他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周径差<1cm;(2)有效:患者下肢肿胀及其他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双下肢周径差在1-2cm;(3)无效:患者指标未到达有效标准。

4 数据分析

本次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5 结果

5.1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血栓人数

发生率

对照组

60

29

48.33%

观察组

60

11

18.33%

5.2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如表2所示。

表2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60 32 23 5

观察组 60 24 18 18

91.67%

70.00%

6总结

骨科创伤术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且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得到了多数患者与医生的认可。随着临床上对于护理效果与并发症的不断重视,骨科创伤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开始被重视。由于手术过程中静脉内膜破损、血液高凝等原因,下肢深静脉血栓成为了骨科创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发生后会发生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严重时还会诱发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虽然目前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技术已经比较显著,但是常常由于在术后不能够及时采取预防与护理措施而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护理效果。本次我们探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在骨科创伤术后围手术期的效果,通过分析发现采取综合措施后可以明显地减少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袁雪萍,姚丽文,吕伟波.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34):4020-4023.

[2] 呼芳, 孙江艳. 间歇充气压力泵联合TED压力袜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22):2768-2771.

[3] 李佳佳,张俊娟,刘静,等.骨科糖尿病患者参与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4):1756-1759.

[4] 叶兆莲,张娇,莫莉萍,等.高龄多发骨折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1):101-103.

[5] 李嘉浩,张斌飞,王鹏飞,等.下肢骨折患者健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 20(12):1060.

[6] 郭淑芸,陶华洁,苏丽,等.血栓弹力图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0):3613-3616.

[7]黄明福,欧阳惠娴,胡希萌,等.医用弹力袜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老年病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全科护理,2020,18(11):1354-1357.

[8]胡红岩,张惠娟,李惠,等.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效果观察[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02):175-176.

[9]李晓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33.

[10]魏兴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7):99-100.

[11]董慧,马佳牧,和红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2):3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