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随访的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5年,平均12.8个月。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折内固定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73例,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73例创伤骨科患者中有68名患者的创口恢复良好,在住院14-18天之后出院,有5例患者由于术后出现并发症,住院45-65天,愈合后出院。结论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细致入微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之后出现的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在临床上对提高骨科手术安全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创伤骨科 围手术期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3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9,5.68,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 2016年 11月 -2018年 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 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X2=5.30,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X2=4.09, 5.68, 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市中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30,P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含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现状及医生认知程度。方法202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通过微信在全国加速康复外科(ERAS)交流群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全国进修医生交流群中推送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禁水时间、术后恢复进水时间,医生选择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的依据,医生对现有指南的了解程度,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禁水、术后恢复饮水的时间及糖尿病相关的问题,以及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进食的时间(对于术后恢复进食问题,没有区分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析医生的有关职业信息与其选择管理策略的依据及对指南了解程度的关系。结果共收回565份有效问卷。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求术前至少禁水2 h的比例为12.92%(73/565),实际从手术当日0时开始禁水的比例仍然最高,为24.07%(136/565);选择"一旦清醒即可进水"的比例为22.83%(129/565),选择术后至少6 h恢复进水的比例为42.12%(238/565)。要求所有患者术前至少禁食6 h的比例为33.98%(192/565),选择"进水后无不适反应后2 h恢复进食"的比例为44.25%(250/565)。21.06%(119/565)的医生表示对指南相当了解且根据指南的要求进行围手术期饮食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禁水管理更加不统一,较多的医院倾向于传统的禁水原则,选择手术当日0时、术前8 h、术前6 h和术前4 h开始禁水分别占22.83%(129/565)、19.12%(108/565)、21.95%(124/565)、18.94%(107/565)。医生所在医院级别和医生职称是医生对指南了解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我国创伤骨科手术期饮食管理指南执行率及知晓率均较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饮食管理流程亟待优化。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糖尿病 禁水 禁食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术后成功率。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62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护理实施方案。结果通过对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使6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0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10例患者也治愈出院。结论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 标签: 创伤骨科 手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手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创伤骨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手术期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创伤骨科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我院最近一年收治的 60例术后出现发热现象的创伤骨科患者病历资料,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经验性总结归纳。结果显示,手术切口引起的感染热,手术输血产生的反应热,服药引起的药物热,术前禁食水导致的脱水热为主要的发热类型和原因。其中尤以留置导尿管和切口引流管以及便秘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针对性采取避免术后便秘、改善切口引流和导尿管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创伤骨科病人术后发热。

  • 标签: 创伤骨科 术后发热 现象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比LISS微创固定系统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分别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和胸椎骨折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手术骨科创伤中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60例,胸椎骨折患者资料48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LISS微创内固定术(A组)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术(B组)治疗,每组30例;胸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C组)和切开椎弓螺钉内固定术(D组)治疗,每组24例。比较各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LISS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钢板组,(P<0.05);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组与传统组比较,二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骨科创伤较传统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微创术 胫骨近端骨折 胸腰椎骨折 LIS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用于多发性创伤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多发性创伤病人(n=11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55人,前者采取骨科急诊手术疗法,后者行保守治疗。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只有(10.04±2.18)d,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4.35±2.94)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多发性创伤骨科急诊手术疗法,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疗效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住院时间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骨科创伤手术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出现切口感染。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18例创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前,收治其中的259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清创消毒等处理,其余259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术前预防与术中控制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18例患者,研究组术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97%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手术中采取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十分有必要,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几率,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骨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手足创伤60例患者应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60例手足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分别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应用骨科急诊手术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相比于参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 急诊手术 手足创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骨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各项指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骨科中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较强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诊手术对于改善患者手足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因手足创伤疾病入院治疗的86例患者为材料,随机分为43例保守治疗组和43例急诊治疗组。治疗后,分别统计两组材料的出血状况,即颅内出血、创口出血、消化道出血,并计算患者的并发症率,常见的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失血性休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出血状况数据中,急诊治疗组的颅内、创口出血量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且消化道出血量数据也有着类似的趋势,分析知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数据中,急诊治疗组中的并发症率是2.33%,这一数据优于保守治疗组的15.39%并发症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急诊治疗表现出了显著的手足创伤治疗优势,可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保守治疗 骨科急诊手术 手足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年1月收治的1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置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择期手术,观察组应用骨科急诊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多发性创伤患者需采取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治疗安全性,利于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骨科 急诊手术 多发性创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