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7
/ 2

基于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张元岑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镇初级中心中学

摘要: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唯一一门强调“户外实践”的学科,其对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健康情况、锻炼学生坚韧毅力等具有重要价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和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所谓体育技能,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术,又涉及了生理范畴中的体能、机能、功能等。

关键词:体育技能;初中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1基于“专家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

“专家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所谓“专家”,并非指在体育教育理论、实践方面的“权威人士”,而是在现有初中体育教师队伍中具有“相对性优势”的个体。立足“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现状,不同体育教师在“一专”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本校体育教师在“一专”方面同质化严重,那么学校可以通过“校际联合”的方式,吸收不同体育专业方面的教师构建“轮岗指导”机制,以此实现师资资源共享。“专家教学模式”对于扩展初中学生体育技能范围有积极作用。除了常规的田径、球类等运动技能教学之外,体育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将健美操、传统武术、交际舞等引入体育技能教学范围,这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使其更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同时,“专家教学模式”也为体育教师之间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渠道,越多体育教师参与其中“,专家教学模式”的优势就越明显,在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方面的工作就越能细分。

2“基础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

2.1科学指导

如耐力、速度、力量等方面的训练,不仅形式枯燥,且容易使学生发生生理损伤,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同时监督学生做好热身运动,以预防突发事故发生;在训练开始之后,教师应遵循“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训练强度和力度;在训练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生理放松、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以“耐力训练”为例,教师教学通常会采用长跑的方式,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缺氧、嗓子干疼、肺部压迫等感受,尤其在“极点”出现之后,学生很容易放弃。因此体育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提前讲明应对措施,如采用“两呼两吸”的方法自我调节,使学生在出现肌肉酸疼、抽筋等突发事情之后,能够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2掌握技巧

体育基础训练虽然是“拼身体”,但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若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耐力、速度、力量的训练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体育项目的分解步骤,再进行细致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巧。如在“速度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并让其合理控制步长、协调摆臂频率等。总的来说,基础训练的“技巧篇”体系比较庞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3基于“社团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社团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训练的意识。同时,“社团教学模式”是一种完全独立于学校教育工作之外的形式,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能力。在这一前提下,体育教师的身份也转变为“教练员”,自身在体育专业方面的特长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体育师范专业学的是传统武术,他们就可以通过“社团教学模式”为学生系统地传授传统武术的理论、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学精,为打造学校“特色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社团教学模式”还可以为初中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提供交流、互动的渠道。由于该教学模式完全不占据正常的教学资源,因此它有条件构建更加灵活、机动的体育技能活动形式。例如,多个初中学校联合进行比赛,或者组织社团参与社会文体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为学校、家庭等争得荣誉,从而丰富校园文化。

“社团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的价值不止于此,基于该模式对体育技能筛选的自主性,体育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向社会、深入民间,充分发掘我国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形成学校体育教学与民间体育项目的有效融合,特别是一些地域文化色彩浓重的民间体育项目,如杂技、龙舟、武术等,这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学生体育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满足了“体育+德育”的双重培养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4基于“自选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

其一,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虽然名为课外,但仍然在正常教学秩序之内,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段,组织学生进行自选体育技能教学,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协调,但有所不同的是,体育教师需要协调的对象是文化课教师。此类课程以每周一节为宜,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打破年级限制。

其二,以现有体育课程为基础,面向整体初中学生,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同时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打乱原有的班级组织,让学生根据所选的体育技能兴趣项目展开训练,当然这种组织方式应以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任务为前提,需要体育教师之间做好协调工作,还要全面统筹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限制条件。

结束语

综上述,《体育标准》中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足以证明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重要性。身为体育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为有效提高初中生体育技能提供可行性策略。本文提出了四种有效教学模式,涵盖了体育基础训练、体育兴趣培养、体育师资完善、体育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上四种模式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均能够对初中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发挥正向推动效应。

参考文献

[1]李桂芳.关于于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1-22.

[2]王腾腾.探讨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