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陈梅芳

衡阳市第九中学 42100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了初中教师工作的重点。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教学观念、借助古诗词教学、利用阅读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四方面入手,阐明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希望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初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能够增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初中生能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应对考试,语文教师只是会侧重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没有深入讲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学生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机械性地背诵古诗词,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1】。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得学生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1. 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到位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的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也有的年轻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认识停留到浅层次上,没有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情况,使得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缺少深意,课堂也会枯燥无趣。

  1. 很少对传统文化进行实践

受新课程改革影响,大部分学校都逐渐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了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受各方面限制,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多数教师只是讲解课本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没有将知识点与实际内容进行深度的融合,使得传统文化缺少实践2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精心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前提。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坚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透彻掌握课本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课本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时,在学生通读全文后,我提问学生对于文中陈元方的做法有什么见解。有的学生回答:“我不认同陈元方的观点,虽然陈太丘的友人迟到了,但是陈太丘不应该走,应该继续等待友人。”对于这位学生的观点,我询问其他学生对该回答的看法,有的学生回应说:“在和朋友做出约定后,就一定要信守承诺。陈太守也许会有别的安排,既然友人没有如期而至,是友人做错了,陈太守可以自由决定去留。”我做出总结:“你有权利决定是否继续等迟到的朋友。但是既然和朋友做出了约定,就一定要信守承诺。并且应该学会尊重,不能随意辱骂他人。”经过学生对本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从古人身上学习到了信守承诺和尊重他人的传统美德。

  1. 借助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

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手段。五千年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诞生出了无数篇经典的古诗词,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

例如,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课本中的《观沧海》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恢弘壮阔的音乐。学生看着课本内容,听着气势磅礴的音乐,感受诗人表达的雄心壮志。学生也可以从用词和修辞手法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学习《木兰诗》时,学生可以感受到木兰作为女性的坚毅和替父从军的勇敢。我引导学生:“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孝道这一传统美德。你们还能在文中找到表达的其他的传统美德吗?”有的学生回答:“文章开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表达了木兰勤俭持家、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也有的学生说道:“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可以得知,木兰是家中的长女,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木兰付出了很多。木兰有很强的责任感。”学生不仅能欣赏传统文化,还能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1. 利用阅读课堂,阅读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

课堂阅读始终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3。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作品,还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化作品之美。

例如,在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学生要对文言文进行阅读。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更要对优秀的句子和用词进行鉴赏。在学生熟读全文后,我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篇文言文中哪里写的好?为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月色入户’中的‘入’这个词使用得很巧妙,诗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且自然。”也有的学生指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得也很好,诗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积水,将树影比作水中的植物。诗人抓住了月光和树影的明显特征,使它们更加生动,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学生都提出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文中的用词和修辞手法的认识也很到位。我也倾听学生的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传统文化作品。

  1. 组织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教师应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入探索。

例如,在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教学中,我围绕“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我组织学生参加了演讲比赛,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有的学生提到:“科举制度可以为古代的读书人提供机会,但是想要取得功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范进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考取进士,我很佩服范进的坚持。他没有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而放弃,我看到了身为读书人的一腔热血,这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有的学生从文中的讽刺现象入手,说:“在范进中举之前,因为盘缠去寻求岳父的帮助时,岳父不仅拒绝了他,还破口大骂。在得知范进中举后,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不仅主动带着钱和肉来庆贺,并且对范进的举人身份产生了畏惧。这不仅讽刺了胡屠户的虚伪世故,也反映出了科举制度对古代人的毒害。在现代社会来说,学生应该努力读书,但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另谋生路,不应该受到他人的轻视。”学生积极投入到了演讲中,根据课文内容表达了独特的见解,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批判,并且可以理性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语文教师背负着引导学生继承并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语文教师应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初中生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学忠.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文理导航, 2019, 000(031):17-18.

【2】刘永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思考[J].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25):38.

【3】王影静.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 2018,000(0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