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走出磨道效应这个圈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3

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精神走出磨道效应这个圈子

张洪改 1 张桂春 2

1. 河北省临西县教育局 ( 054900) 2. 河北省临西县二完小 ( 054900)

摘要;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统领“过程教学”,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走出磨道效应这个圈子。

关 键 词 ; 领悟思想 学习精神 走进教材 走出教材 走出圈子


为提高民族素质,为使我国成为世界文化大国,世界文化强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注1)发展规划,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指明了努力方向。“特别注重终身学习”,给广大教师,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年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15年后的2035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发展阶段结束的时候,也正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学毕业,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第二个发展阶段开始的时候,更是已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助力的时候。为保证现在的学生能够做到“终身学习”,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现在教师和学生都在反应累: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造成双累的原因是,没有走出磨道效应这个圈子。走不出磨道效应圈子的原因是,教师不大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学生也不大清楚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因此,纾解三教三学的困惑,是走出磨道效应圈子的关键。

纾解三教三学困惑的目的:一是弄清楚三教三学的内涵,二是为现在的学生以后能够“终身学习”,铺路搭桥。

纾解三教三学困惑的理论支撑,是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主席“基础性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遵循青少年的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注2)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实质。

纾解三教三学困惑的技术支撑,是探索纾解困惑的思想方法和规律。学科不同,学科的特点也不同。因此,不同学科也有不同学科的纾解思想和纾解方法。但是,无论哪门学科,三教三学是一一对应的。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018年7月第12次印刷)《怀念母亲》为例,谈谈纾解三教三学的困惑问题。

教什么?学什么?

教什么?学什么?习主席教育思想最后一句话指出了教育的任务,那就是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做好基础的文章,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依据学科特点和课标来确定。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学科的特点和课标要求。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是语文学科的两大教学任务。语文课不同于思政课,它的人文教育是蕴含在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列。所以,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它的工具性。工具性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教与学,二是阅读知识教与学,三是写作知识教与学。

基础知识教与学的主要内容:生字,字的音、形、义。生字组成的生词,是生字本义的哪一种。生词的本义,语境义,文章的体裁,语法等。

阅读知识教与学的主要内容:每一段的信息属性,每一段材料的表象意思和内涵意思,以及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等。

写作知识教与学的主要内容:为了说明中心意思,文章选取了哪些信息材料,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详写略写的段落及作用,以及写作线索等。

怎么教?怎么学?

怎么教?怎么学?习主席教育思想中间一句话指明了教育的思想,那就是遵循青少年的特点和规律施教施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当下的主观感受,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一种积极的教育与辅导氛围,努力减少、制止那些使学生感到被动、痛苦的活动,努力满足学生对安全、接纳、归属、认同、尊重的需要,努力培育优良和快乐人格,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力量、积极因素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注3)。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施教施学。

第一步,基础知识教与学,阅读知识教与学。

把学生领进教材看教材。

基础知识教与学。

指导学生读单元提示和课前提示,读该课文左下角“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提示,了解编者和作者的意图。

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基本独立完成生字的学习。生词能理解的理解,不能理解的标注出来。

学生课下阅读时把生字生词写在随堂笔记基础知识板块(板块范例附后)。

阅读知识教与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每段信息的属性、表象意思、内涵意思写在随堂笔记阅读知识板块(板块范例附后)。

出示课件1:

(1)、1段透露什么信息?文章的题目是怀念母亲,哪些词语是表明作者怀念母亲的?提示:中心意思是儿子怀念母亲。

(2)、2段透露什么信息?提示:从“我哭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咂摸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情感。奔丧与吊唁有什么区别?查一查写在基础知识板块。

(3)、3段透露什么信息?提示,用练习3中的“魂牵梦萦”这个词概括。查一查这个词什么意思?萦的本义,萦能组成几个词语?写在基础知识板块。

(4)、5段7段8段透露什么信息?结合《静夜思》的内涵,再从“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浓浓地糊在心头”,“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体会作者怀念故乡的情感。提示:故乡是属于祖国的,怀念故乡就是怀念祖国。

(5)、6段是干扰信息。表象信息是母亲惦念萦怀儿子。结合《游子吟》的内涵,再从“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感情。提示:母亲越惦念儿子,萦怀儿子,儿子越怀念母亲,爱慕母亲。查一查沮丧是什么意思?写在基础板块。

(6)、9段10段11段透露什么信息?提示:从“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体会作者的感情。

(7)、12段透露什么信息?

(8)、本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提示: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第二步,写作知识教与学。

把学生领出教材看教材。

提出如下问题,把理解的东西写在随堂笔记写作知识板块(板块范例附后):

出示课件2:

(1)、作者为表达对生身母亲,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选取了哪些信息材料?

(2)、回想5段8段10段,结合《静夜思》,怀念母亲,为什么时间背景都是夜晚?

(3)、1段起到什么作用?其他段与1段的关系是什么?1段12段起到什么作用?

(4)、4段起到什么作用?

(5)、哪些段是详细?哪些段是略写?为什么这么安排?

(6)、写作特点是什么?写作线索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安排?提示:从时间,关键词考虑。

提示:能用本课词语表述的,尽量用本课词语表述。

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这么学?

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这么学?习主席教育思想第一句话点明了教育的目的,那就是基础性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习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阐述的非常清楚。实现教育现代化,靠会学习。会“终身学习”,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教育现代化,孕育科技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靠科技人才。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习有两个尺度:一是从别人的信息材料中获取准确信息,二是把自己的信息通过文字材料准确的传给别人。按照“积极心理学”要求施训,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会“终身学习”,才能会终身获取文化。列宁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用陈述句说民族,有文化的民族,是文明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国民文化底蕴越厚实,民族素质就越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靠的是科技人才辈出,科技人才辈出靠的是良性递嬗。教育现代化,是科技人才良性递嬗的保障。

习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培树人才途径的唯一选项。经过近两年教与学的践行践悟,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教与学,学生的自控能力明显加强,理解赋能明显提高。

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课前提示明确了课文的学习重点。左下角的提示,说明编者作者的意图做到了完全统一。编者作者的意图是阅读教与学的风向标,是写作教与学的指南(注4)。

第一步把学生领进教材看教材,做到了它(教材)中有我(学生),我在它中。我居它中,我才能认识它,了解它,这是施训阅读的需要。阅读的目的是从别人的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基础知识教与学,要求学生独立作业,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听到的信息储存量,约占16%左右,学生自己学习得到的信息储存量,约占84%左右。遵循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施训,学生学过的生字、词,不会再有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现象。有的生字本义有好几种,能组成许多词语,这里只要求学生有个大概的模糊印象。积跬步,至千里。以后写作,如果想用一个不确定的字或词语时,稍有印象,便于查找。

出示课件让学生阅读,是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思考问题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同时,出示课件也是处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课件1的(1)提示,是为6段阅读做铺垫。

第二步把学生领出教材看教材,从《题西林壁》可得到启示。做到了我中有它,它在我中。它居我中,我才能认清它,感悟它,这是施训写作的需要。写作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文字材料信息传递给别人。

走完这两步,它和我,我和它,完全融合在一起,它的全部信息都储存在我的大脑芯片里。

强化基础知识教与学,阅读知识教与学,写作知识教与学,是适应考试的需要。十几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地方命题,语文试题分值比例分配是由考纲决定的,分值比例分配基本是一样的:基础知识约占10%左右,阅读知识约占45%左右,写作知识约占45%左右(注5)。体裁语法不作为考试范围。

强化段落信息属性的认识,是教与学把握中心意思的需要。教材中,一篇文章有且仅有一个中心意思,每篇文章有许多主体信息,多数文章有辅助信息,少数文章有干扰信息。主体信息是中心意思的明显载体,是教与学的重点。辅助信息是辅助说明主体信息的。干扰信息是中心意思的隐蔽载体,把干扰信息的表象信息转换成隐蔽的内涵信息,是教与学的难点。本文之所以选择《怀念母亲》作为范例,是因为这篇文章具备了三个信息。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儿子怀念母亲,六段的表象信息是母亲惦念萦怀儿子,如果按表象信息认识,这篇文章就有两个中心意思了。因此,必须把母亲惦念萦怀儿子的中心意思,统一到儿子怀念爱慕母亲这一个中心意思上来。

儿子怀念母亲情感的表述,尽量用本文中的语言。因为课文中的语言,是经过作者反复斟酌推敲定下来的,是编者认可的,是比较简练、准确、严谨的语言。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述,不仅能强化对词语的记忆,同时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语文教学两步走,老师设置问题导向,学生作答:或用口头语言,或用书面语言,都能凸显教与学的“三主原则”。也能彰显教与学的“过程教学”思想(注6)。

语文教学两步走,是学生“自我统合”(注7)的需要,也是“解放教师”,“发展教师”(注8)的需要。

语文教学两步走,既是“授人以鱼”的需要,更是“授人以渔”的需要。

随堂笔记分三个板块记录,是为学生自学或上网课奠定基础。

教与学,两步走,三方面知识,三个板块分别记录,学生短时间内认识也许模糊,可时间长了,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学习便可轻车熟路了。

教与学,三教三学三个任务,两步走出磨道圈子。教师和学生有同样的思维定势,教师和学生的意图完全统一,教与学就都能驾轻就熟,教与学岂不成了一种乐趣了吗?


附:基础知识板块

爱慕:喜爱倾慕。两个本义的第二个。慕:三个本义的第二个。

廷:(ting) 二声。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壬子,外面是偏旁折支。本义是朝廷。哥廷根语境义是城镇的名称。

怅:(chang) 四声。左右结构,左边是偏旁竖心,右边是一个长字。本义是不如意,可以组成四五个词语。怅望的语境义具有失望的意思。

奔丧: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吊唁指朋友亲属逝世去慰问。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萦(ying)二声,上中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软宝盖,下面是系字上面少一撇。本义:围绕,缠绕。可组成四五个词语。

沮丧:灰心失望。


附:阅读知识板块

辅助信息 1、4、12

主体信息 2、3、5、7、8、9、10、11

干扰信息 6。

  1. 怀念两个母亲。 表象:崇高敬意 真挚爱慕。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2. 怀念生身母亲。 表象:真挚的怀念。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3. 怀念两个母亲。 表象:魂牵梦萦的怀念。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5、7、8段 怀念祖国母亲。 表象:甜蜜的怀念。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6段 怀念生身母亲。 表象:母亲对儿子萦怀。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9、10、11段 怀念两个母亲。 表象:幻出面影的怀念。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12段 怀念两个母亲。 表象:异常强烈的怀念。 内涵:崇高敬意,真挚爱慕。

中心意思 通过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怀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两个母亲有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附:写作知识板块

(1)作者为了表达对两个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选取的材料是对生身母亲真挚的爱慕,对两个母亲魂牵梦萦甜蜜的怀念,以及摘抄日记里怀念两个母亲的几段话和《寻梦》里的两段话。

(2)夜晚是学习工作之余,夜晚不能与家人团圆,思念家人更加心切。

(3)1段点明了中心意思。其他段都是围绕1段选材的。1段12段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4)4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2段5段是详细,其它段落是略写。2段是对生身母亲的怀念,5段是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这两段详细是为了突出中心意思。略写部分是补充说明中心思想的。

(6)写作特点:叙述和摘抄相结合。写作线索:用时间串联起来的怀念。这样安排,是为了说明怀念母亲是经常的,真挚的。


参考文献

注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 年2月 23日《新华网》

注2、《人民日报》2014年9月20日

注3、钟志农《探索学生成长“路线图”》29页

注4、《中小学教育》2020 07 《教学音韵要与作者编者意图和弦》

注5、《新教育论坛》2019年6月总第203期《努力做一个自为教师》

注6、《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0期/A(7)《课堂教学互动中 老师是关键》

注7、钟志农《探索学生成长“路线图”》

注8、《新教育论坛》2019年11月总第220期《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构建县域内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