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来助力,数学课堂亦有趣—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奇思妙想来助力,数学课堂亦有趣—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为例

毛小莉

重庆市北碚区重庆市朝阳中学 重庆 北 碚 400700


摘要: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对过于枯燥的数学教学 缺少足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有效融入数学课堂,从中收获知识。本文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为素材,论述教师如何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思维碰撞,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实验、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猜测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自主探索;激励性评价。




题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 ———[德]斯贝尔斯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尝试着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笔者有幸观摩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现将这节课的部分过程描述及感想奉献给广大读者。

一、动画游戏引入,激发学习热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的起始阶段,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这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上课,学生和教师就一起看了一段 3 分钟的有趣动画片,动画片里主要讲述两人比赛扔硬币定输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笑点十足;部分有困意的学生此时也是精神百倍。接着又请了两位同学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刚开始我觉得这个游戏也太低级了吧,没想到高一的学生玩起来一点没有违和感,搓手,跺脚,喊口号;赢了的同学高兴得比胜利手势。大家鼓掌庆祝,氛围高涨,原来他们也是孩子,高中数学课堂居然也可以这样开始,真是奇思妙想啊!

片段一:

教师:在玩游戏之前,同学们是否确定同学 A 会赢得游戏?

学生:不确定。

教师:也就是说“游戏之前,同学 A 赢得游戏”是一个什么事件?

学生:不确定事件。

教师:回答非常对,不确定事件也称随机事件。

赏析与感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越到高年级,越是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启发式提问,回应你寥寥无几,最后甚至演变成教师个人的独角戏。高中课堂多数枯燥无味,很多都是“满堂灌”,运用得当的小游戏,小动画,借助多媒体通过图象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能迅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二、动手实验证明,激发探索热情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片段二:

教师:如何得到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呢?以抛硬币为例。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生的概率是 0.5.

教师:非常好,但这是生活经验所得,请同学们动手实验一下,并探索概率跟频率有什么区别?

全班同学小组实验,全班分 10 个组,分工合作,一人抛硬币 50 次,一人记录抛硬币的总次数,一人记录正面向上的频数,剩下的人计算正面向上的频率。5 分钟后,教师请每一个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成果,教师借助多媒体统计全班同学的实验成果,并进行探究。

赏析与感悟:

1、教师注重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她常在教室内巡视走动,察看学生的实验情况。她的一个点头或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能营造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一直爱学、乐学。

2、学生通过先猜想,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兴趣浓厚,全班同学都动起来, 改变了以往数学课沉闷的局面。

三、及时鼓励评价,激发积极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禀赋对被赏的渴望,评价就是要满足学生需要被人赏识的渴望,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充当听众的过程中,教师以欣喜的目光侧耳倾听学生的想法, 慎重评价学生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探索结果,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达到激励成功的目的。

教师借助多媒体集合全班同学的实验成果,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著名数学家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等多位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

片段三:

教师:结合全班同学的实验以及著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当实验次数不断增多,频率有什么变化?

学生:越来越接近 0.5.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学生有些紧张,表达不是很清楚)

教师:没关系,慢慢说,不着急,我换个方式问,你觉得为什么实验次数较少,比如一个小组的 50 次,计算出的频率跟 0.5 有一定差距呢?

学生:(大声说)次数太少了有运气成分,有偶然性,有误差。教师:那实验次数非常多,就没有偶然性吗?

学生:也有,但实验次数基数非常大时,那点误差就显得很小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实验次数增多,频率会越来越接近 0.5.

教师:回答非常好,掌声鼓励。

通过教师不断询问,学生自行总结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 A,由于事件 A 发生的频率 fn ( A) 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把

这个常数称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作 P( A) ,简称为 A 的概率。

赏析与感悟:教师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们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思考,真诚分享,遇到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没有放弃,及时鼓励,细化问题,继续询问,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思维的挑战中更深入、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答对问题的喜悦。

不同的人在挫折面前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让学生认同遇到困难时,不是退缩放弃或者半途而废,而是要选择坚持不懈,直到最后的成功, 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


结语:这堂课自始自终学生的情绪都是高涨的,这主要与教师采用的“新、奇、巧、疑、情、趣”的教学手段分不开。如教师在设置练习时,就有“精”精心选题、“新”、“奇”题型新奇、奇异的特点,“巧”也就是在教学技巧上应用了“引而不发”、“令人深思”的教学手段。在探究新知时则应用多媒体、动画片,游戏,实验。有“情”、有“趣”。把“新、奇、巧、疑、情、趣”熔于一炉,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特定的情境,扫清了学习的障碍,不失为一堂令人眼前一亮的好课。




参考文献:

  1. 严月华.激发认知冲突,碰撞出思维火花的一堂数学课.读与写杂志,2017.06.第15卷第6期. G623.5.

  2. 李 琴.让激励搅和一池春水——一堂初中数学课带来的思考.数学教学通讯.2017.09.226400.


  1. 朱晓刚.一堂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课例的成功展示.数学之友.2013 年第 4 期.2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