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姜慧敏

隆回县三阁司中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效果是最为显著的。 数学是一个门注重逻辑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只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出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程方面的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 : 创新课堂;数学教学;引导;自主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我在课堂教学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 为此我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期望留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同时在课堂上树立“思维无禁区、行为无错误” 的观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时心理自由,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有:

1.课堂上“六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

整允许补充; 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见允许争论; 不明白允许发问; 教师有错误允许提意见。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 同桌互帮式活动,可以互学、互查、互练。 4 人小组研讨式活动,主要目的是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理解、归纳、掌握教学内容(优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 多人小组协作式活动, 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合作和竞争的机会。 课堂中时而小组讨论, 时而全班讨论,时而生问师答,时而师问生答, 开展热烈争论。 我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引导。

3.采用四个“激励”法,即设置激励目标,运用激励语言,采用激励方式, 形成激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到 “我行”“ 我能” “我是成功者”。

课堂中对教师的要求:当学生出错时,不训斥、不惩罚、要指导、要点拨。教师对某个观点,不过早下结论,给学生充分讨论的


时间。 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多给予鼓励、肯定。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教师是点拨者,是向导这种宽容、宽松、自由、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敢创新,形成一种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和相互激励的氛围和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心向和合作精神。

二、立足认知基础,让学生能创新

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为前提,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参与新的认知活动,并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地获得新知识。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作为出发点,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设计的问题一 定要有新颖感、多面性, 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 跳一跳” 摘果子; 不能过于扩大学生的认知差距,随意加大学习难度, 给学生创新带来困难。例如,教完“因数和倍数”后,在学生掌握了除尽、整除、因数和倍数以及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之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综合开放题作为本课结尾:“ 学说话,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 2、5 和 10 中的两个数说一句话,比比看,谁说的最多又最新?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道:“10 是 5 的倍数,5 是 10 的因数,5 也是 10 的约数。 ”“10 能被 5 整除,5 能整除 10。 ” “10 能被 5 除尽。”“10 是 2 的倍数,2 是 10 的约数,2 也是10 的因数。 ”“5 是 2 的 2.5 倍。 ”……

通过联想,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所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实施了因材施教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性, 留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与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创新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和遵循创新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克服定式思维,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一种多角度、多层次思维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教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 破”—— 创新的关键。 “ 破” 即突破定势, 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例如, 已知正方形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 它的内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我们只要知道半径的平方, 用等量代替的方法就可以直接求出圆的面积。

2.“直”—— 创新的闪念。“直”指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型启发、类比和逆向思维,使学生获得新的闪念。 计算题能简算的一定要简算, 能口算的就口算, 应用题能用简便方法就用简便方法。例如,一个工厂原来每月用水平均 468 吨, 开展节水后, 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一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 学生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及敏锐的思维判断力很快得出468÷13 就可以直接求解。

3.“想”—— 创新的翅膀。“想”即想象。丰

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 对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如:“一个长方形玻璃水缸(密封),长 6 分米,宽 5 分米, 高4 分米,里面装水的高度是 2 分米,现在要把它重新翻放,水深最多是多少分米? ”通过学生想象, 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的要求,未来的呼唤,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落实到常规教学中责任重大。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我们不妨将有限的课堂创新衍生到课余的活动中,比如布置适当的创新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猜想, 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不断延续。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在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探索欲、发展创造力的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发展。



[1] 纪红艳.从无效到有效的飞跃——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112-113.

[2] 赵改玲.基于探究性教学的学生自主建构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