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1

生活中的透镜

谢婷婷

烟台港城中学

  1. 实验创新背景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中《生活中的透镜》一节没有实验只有两张照片(图1)。教学过程,通过观察两张图片,对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学生没有直观感受,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且枯燥乏味。以往授课过程中,我都会拿一个照相机模型让学生看,但效果也不尽人意。

组合 2









(二)实验创新与突破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照相机)和图3(投影仪)所示,该方案的优点是:材料选择方便,学生自己制作或组装,每个人都可参与实验。自己制作,可清晰地了解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构造;自己动手操作,调节物距和像距,直观的观察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有效的解决抽象不易理解和死记硬背成像规律的教学难点。

组合 59










  1. 实验创新作品设计与研制

(一)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器材

纸卡、不干胶贴纸、大小纸筒、凸透镜、铁架台、自制F光源、平面镜、白纸等。

(三)制作方法

1.制作照相机

(1)在硬纸板上画出照相机平面图,裁剪出照相机折纸模型(图4)

  1. 用硬纸卷出大小两个纸筒(图5),把小凸透镜(图6)镶嵌到小纸筒中制作好照相机镜头,再把美术用的油纸剪成长方形当光屏。

组合 64









  1. 先把长方形油纸用双面胶贴到照相机平面图长方形空缺处,然后把照相机平面图用双面胶粘好,把小纸筒镶嵌到大纸筒内,(不能用双面胶)保证小纸筒能活动,以便能调节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大小,再把大纸筒外侧贴上双面胶粘到照相机模型镜头处固定,保证镜头到屏的距离5fa5137f2f479_html_8836b8ea1f4c925c.gif (如图7)。

2.制作投影仪

(1)制作F光源:将发光二极管在电子版上摆出F形用焊锡把正极和正极焊在一起,负极和负极焊在一起,然后在正负极上各装一根导线(图8) 。

(2)组装投影仪

将F光源、凸透镜、平面镜依次安装在铁架台的适当位置(图9),F光源和凸透镜间距应5fa5137f2f479_html_8836b8ea1f4c925c.gif <5fa5137f2f479_html_5faced3316d77171.gif <5fa5137f2f479_html_1a2459ecf0c114da.gif

组合 67组合 66








  1. 实验创新作品教学

(一)实验教学内容

1.照相机成像特点及像大小的调节

2.投影仪成像特点及像大小的调节

(二)实验教学步骤

1.探究照相机成像特点及像大小的调节

(1)通过自制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构造。

(2)探究照相机成像特点

①用制作好的照相机看远处物体。

②调节镜头位置,使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

(3)像的大小调节

①将照相机靠近物体(减少物体和透镜间距),调节镜头位置,使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

②将照相机远离物体(增加物体和透镜间距),调节镜头位置,使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

实验结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机靠近物体,同时镜头远离底片(物近像远),像变大;相机远离物体,同时镜头靠近底片(物远像近),像变小。

2.探究投影仪成像特点及像大小的调节

(1)通过自制投影仪,了解投影仪的构造。

(2)探究投影仪成像特点

①用制作好的照投影仪镜头对准F光源

②调节镜头到物体的距离使其在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在天花板上

看投影仪成像特点

(3)像的大小调节

①将投影仪镜头靠近物体(减少物体和透镜间距),调节镜头位置,使物体在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天花板上像的特点。

②将投影仪镜头远离物体(增加物体和透镜间距),调节镜头位置,使物体在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天花板上像的特点。

(4)平面镜作用效果演示

平面镜倾斜放在距凸透镜上方的一段距离上,在前方的屏幕上找像,明确平面镜作用。

实验结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靠近物体,同时镜头远离光屏(物近像远),像变大;投影仪远离物体,同时镜头靠近光屏(物远像近),像变小。平面镜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使像成在前方的屏幕上。

  1. 实验创新作品使用说明

投影仪实验时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能使成的像更清楚。

  1. 实验创新展望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多思考,多动手制作出更多的教学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