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在教育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3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在教育中的实践

张媛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453007

摘要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是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还是流于形式,幼儿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分享,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幼儿正确的物权意识,进行正面及时的强化,同时利用好榜样示范的力量,建立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

关键词 分享;分享行为;教育实践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大都重视对幼儿智力和特殊技能的培养,忽视社会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将几代人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幼儿往往过多地被宠爱和骄纵,分享意识欠缺,对幼儿未来的社会性发展埋下了隐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学习分享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项学习目标,可见分享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是儿童社会性成长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分享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分享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发展利他和亲社会行为,幼儿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群体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幼儿阶段又是个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抓住分享教育的机会,细心引导幼儿形成分享观念和产生分享行为,会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他们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无法顾及别人的立场和感受,这种自我中心突出地表现为孩子的“独占”行为,强调一切自己看中的物品都是“我的”。幼儿对“分享到底是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才能更好地认知“分享”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的创设,让幼儿在心里建立起关于分享行为的一种直观的认识。例如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学,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大家夸奖孔融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教师的总结得出孔融的行为是一种乐于与他人分享的行为,体现了谦逊的品质。再进一步对幼儿提出期望,鼓励幼儿向孔融学习,在面对物品的选择和拥有时,能够愿意与他人分享,培养幼儿产生好的分享行为。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分享并不是失去自己本身拥有的东西,而是主动自愿地与他人共享资源,在分享的过程中分享者与被分享者都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分享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1]。愿意分享的幼儿往往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理解他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有这样,幼儿的分享才不是被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分享。

二、创设具体适宜的情境,为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提供条件

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适宜的环境刺激是幼儿产生分享行为的有利条件。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创设小组合作的教学情境,幼儿要完成小组任务,就需要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使用一套材料等,这个过程中就体现了分享的观念和行为。幼儿在特定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可以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对于分享认识和分享行为的实践。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要考虑到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教学情境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分享行为。还可以创设活动情境,比如设立分享日——“玩具分享日”,让幼儿在一星期中的某一天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举办“生日会”,班上有小朋友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与小朋友过生日,分享生日蛋糕。师生共同建立分享规则——帮助幼儿认识如何正确地分享,通过角色扮演等情境表演活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从而一起制定出平等分享、共同分享、轮流分享、先宾后主等分享规则。

三、培养幼儿正确的物权意识,防止“伪分享”教育

儿童对所有权转移的正确判断大致发生在5岁左右,此时儿童基本上能够正确区分所有权的合法转移和非法转移[2]。对所有权的认知会影响我们对某物品采取的行为。儿童与同伴的很多社会性冲突都牵涉到物品的所有权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应给予儿童正确的指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扮演相关的人物角色,在涉及到物品所属或者分享的问题上,先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然后再予以正确的教育指导。比如皮皮看到小兰在玩气球,也特别想玩,可是皮皮自己没有气球,这时皮皮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先询问幼儿:“气球是谁的气球?”幼儿回答:“是小兰的。”先让幼儿明确物品的所属问题,然后再教给幼儿想要与他人分享物品时要思考的事:“皮皮想玩气球,需要先询问小兰的意见,小兰同意了,他们才能一起玩气球”等角色问题情境,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物品的所有权,进而减少儿童因争夺物品而发生的冲突。

同时,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过程中,要防止陷入“伪分享”教育的误区。所谓“伪分享”教育,顾名思义,即是背离了分享本质的教育——儿童被迫舍弃自身利益,完全让渡自己的所有权,内心没有产生真正的愉悦体验[3]。这种分享教育完全忽视了幼儿的权利、情感和心理需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展有尺度的分享教育,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幼儿在3岁前的分享行为没有表现出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4],3岁以前的孩子处于婴儿期,还未发展出真正的社会认知能力,无任何道德观念意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所以此时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为时过早。儿童不愿分享的意愿可能是不同的,因为主动分享和被动分享反映的心理机制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分享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不应以“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目的,过分看重分享行为出现的结果,强迫幼儿分享自己心爱物品,这种物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完全让渡,其实并不具有分享的意义,而更多属于“奉献”或“牺牲”。

四、进行正面及时的强化,慎用表扬和奖励

当幼儿表达出分享观念或者表现出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与幼儿正面积极的强化。口头语言的强化,要注意语言的丰富性和针对性,以幼儿具体的行为表现为教师言语鼓励的内容;肢体语言强化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拍其头、肩、背等,这些都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使用强化措施时,教师要注意分清幼儿正确的分享行为和错误的分享行为,正确的分享行为应该是个体主动自愿地与他人共享资源同时都能获得愉快的内心体验的活动结果,如果有的幼儿在分享的过程中没有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说明幼儿的分享行为可能不是出于自愿的,而是迫于同伴压力或者为了赢得教师表扬而做出的“假分享”行为,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区分幼儿主动和被迫的分享行为,再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表扬和鼓励方式,要避免过多使用物质性奖励而让幼儿对分享及分享行为产生功利化倾向,这是不利于幼儿形成正确良好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

五、利用榜样示范的力量,借助分享的典型

(一)父母榜样

父母要注意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分享典范。幼儿不仅会模仿榜样人物的外在言行,也会模仿其内在的心理品质,比如价值观、思想等,如果父母在对待自己所有物的态度上,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那么幼儿也会渐渐内化父母的行事态度,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二)教师榜样

在幼儿园里,教师是幼儿依靠和信赖的人,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果幼儿之间因为抢占玩具发生了冲突,教师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幼儿认识到抢占玩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玩具是可以共享的,可以商量着轮流来玩,要遵守规则,告诉幼儿抢占玩具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同伴之间的友谊,没有玩具的小朋友会难过,如果可以一起分享的话他就会开心。试着让幼儿换位思考,渐渐地幼儿就会更多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愿意试着去分享,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三)同伴榜样

除了父母和老师,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当有小朋友表现出分享的意识和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他,对这个幼儿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幼儿也是一种替代式的学习经验,可以激起幼儿的模仿动机。同时,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具体的,我们不仅要夸赞幼儿,还要具体地说出他们的表现好在什么地方,让幼儿有目的地向这些榜样学习。

(四)绘本故事的典型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主题绘本故事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对于绘本故事的解析,教师要在绘本中寻找体现分享关键要素的故事情节,如何挖掘绘本中的分享元素,思考如何设计关键提问: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什么情况下可以分享?怎样分享?等来引发幼儿讨论,使幼儿在讨论中理解分享。比如体现分享主题的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可以设计提问:大鹅先生想穿鼠小弟的小背心,鼠小弟同意了吗?大鹅先生在把小背心借给别人穿时,有没有询问鼠小弟的意见?鼠小弟看到小背心变成了不能穿的大背心,心情怎么样?故事的最后鼠小弟为什么又不伤心了?如果鼠小弟以后再拥有一个漂亮的小背心,你觉得他还会借给别人穿吗?为什么?我们如果想借别人的东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绘本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来更好地理解分享的含义和分享行为的意义,同时,教师要注意将绘本故事中分享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适时地将故事情节迁移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分享的机会,促使幼儿更多地产生分享行为。

总之,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家园之间要相互配合,保持对幼儿分享教育的一致性,抓住分享教育的契机,将分享教育生活化,贴近幼儿的生活,随机教育,这样才能让分享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将分享的品质内化于心,成为幼儿自身自觉的一种行动方式,享受分享的快乐,发展利他行为。

参考文献

[1]曾英.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07,12:113-114.

[2]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田莉,刘玉平.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01):24-31.

[3]嵇珺,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52-57.

[4]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7-8):79一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