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书匠到名师专业化成长之路系列——备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从教书匠到名师专业化成长之路系列——备课

焦三清

普陀职教中心


摘要:近几年我听了很多年青教师上课,有一个共同现状就是上课前准备阶段过渡关注PPT课件制做,过多时间花在PPT外观设计上,缺少了课前内涵准备,这对年青教师专业成长不利。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本人教学成长经历,从备课三个阶段谈自己的成长:第一阶段是学习、第二阶段是提升、第三阶段是升华,并对每个阶段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备课;三个阶段


我大学学的是会计非师范类专业,社会实践是在企业,真正是从零起点踏上讲台。我印象中刚上讲台是非常惶恐、胆怯,甚至两腿会颤抖,无论你准备的有多充分,但在讲台上还是难于驾驭课堂,如讲话语速快,准备了一节课的内容,结果半节课上完了。只管讲课不会观察学生,面对突发情况难于应对。讲课条理不清,思维混乱,有时上完一节课自己也在反思,脑子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准备要充分,肚子里有货就不会怯场,我的备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习,时间是1—10年间,这个阶段备课是详细教案,就连上课时的潜台词都要写好,上下知识点如何过渡,如何引入等,上课前还要自行演练一变,每门课的备课教案甚至比书本还要厚。这样做好处就是:一是熟悉了教材——如果自己对教材都不熟习,怎么教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教材不离手,有失教师身份。二是捋清了思路,抓住了知识要点,通过备课,知道怎样为解释知识点自圆其说。三是通过备课,备了教法,针对每个知识点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去教,可以通过图、表、象、形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认知。

第二阶段是提升,时间是从工作11—15年间,这个阶段也是写详细教案,总结前面的经验和方法。这个阶段主要是备教法,尽量做到每个知识难点,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解决,形成一套自己的上课风格,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创自己品牌阶段,教师的名望、声誉就此定位。下面介绍几种我本人解决抽象理论问题的常用教法:

1.问题导向法

如讲会计的含义:在上课前先问学生会计是干什么职业?学生是粗浅回答管“钱”,这时老师要继续追问下去,管什么样的钱?这个钱怎样管?只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两个问题,会计的含义就层次化、通俗易懂。

2.流程图法

在讲什么是会计对象——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如果用文字这样表述,中职学生是无法理解的,远超出了学生现有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果用资金运动展示就显得非常直观,学生感觉看得见、摸得着。

3.类比归纳法

在讲授相似知识点时,不要单独讲,最好通过类比归纳在一张表上,这样学生记忆、理解增强了立体感,不会感觉知识点杂乱无章。比如讲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4.文字转化成图形

会计学中的理论非常抽象,都是专业术语,再加上职中生的现有理解能力,不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把抽象的专业术语转化成特有的图形,学生理解记忆就顺畅。比如讲建账、登账和结账概念时,转化成工作图形就很容易理解。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功底,对会计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还要有能力打破教材束缚。由于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与故事的发展过程相似,可以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把分布在不同章节的内容,以故事情节的方式串联起来。比如讲固定资产核算,可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固定资产的前世今生,利用头脑风暴开启学生讨论:

(1)固定资产如何取得?分别如何核算?

(2)固定资产使用时会引起那些业务并如何核算?

(3)固定资产未来去向如何并怎样核算?

第二阶段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熟悉本专业知识框架,基本上能做到什么样的知识点,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解决。如果在这个阶段把解决知识点的方法,勤于归类汇总,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工具,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本人也把自己的教学成长点滴进行了汇总,写了一本《教书匠成长之路》。

第三阶段是升华,我参加过中德合作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研修培训,德国专家讲课真正能够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一节课讲授时间占20%,学生参于互动时间占80%,中方教师估计正好相反。这一点说明中国教师课堂还是占主动,大多采用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这一阶段备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兴趣、需求、效率等方面。

1.寓教于乐,趣味横生

寓教于乐,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所教专业知识点实施愉快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的设置,是为了有效的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讲述《财务管理——货币时间价值》知识点,大部分中职生对这块内容感到抽象,不感兴趣,计算非常不理解。如果上课前先列举一个相关有兴趣的数学游戏:

1元X 1元=10角X 10角=100角=10元

=100分 X 100分=10000分=1000角=100元

问学生结果对吗?为什么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一定会提高,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2.提问设凝,培养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 比如讲述《财务管理——对外投资》知识点,就课本内容讲也非常乏味,投资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如何组合投资等,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一点也不感兴趣。我上课前准备了一些道具:一块石头和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我先举起这块石头问同学们要不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块普通的石头有什么用;接着我又举起这张一百元的人民币问同学们要不要,同学们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回答“要”;紧接着我又举起这块石头鉴定书,价值五万元,问同学们后悔吗?是不是投资失败了,引入今天的上课主题。教师设凝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达到产生兴趣的境界。

3.改进思维,激发兴趣

在教学生思考问题时,不要只围绕问题本身就事认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束缚。比如讲《财务会计——先进先出法优缺点》、《固定资产为什么要加速折旧》等知识点时,就需要跳出财务会计思想,利用财务管理的理念。我在讲课前先做了一个小游戏:请不重复地用一笔划4条折线把下图9个点都连起来:

5fa64c6279014_html_c13a0038f9f21886.png

图1

通过这个游戏要告诉学生思考问题不能只在这9点内部,要用发散思维,跳出框架去思考。

4.善于观察,捕捉需求

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丰富的知识、实用的应试技巧等等,正是学生们所盼望和需要的,新东方的课堂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才不断走向成功。

一些教师的课堂之所以效率不高,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在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都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他们要么只注重如何教好课程,而没有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课程,违背了“以学定教”的原则;要么牢牢把持课堂的话语权不放,陶醉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滔滔不绝的讲解”和“自我展示的风采”,至于学生是否喜欢却很少去关注,违背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课改精神;要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随从”和“小跟班”。马云有这样一句话:“倾听顾客的声音,是洞察顾客需求的必要手段”,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倾听学生的声音,捕捉学生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在备课方面的成长及感悟,希望与同行们有一定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刘雪清,张雅君.会计模拟实训[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4.

[2]古淑萍.对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云南岛教研究,2016.1.

[3]乇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