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拖延症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浅析小学生拖延症现象 

罗利娟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密场完小 ,云南 大理 672500

摘要:拖延症是一种具有广泛危害性的心理行为,并时常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发生,对于学生的学业及心理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关键期,研究“拖延症”现象对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学生成长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学生拖延症现象的表现着手,指出了拖延症在小学生群体中的多方面表现,分析了可能造成学生拖延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帮助学生缓解拖延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拖延症;拖延原因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遭受了“拖延症”的困扰,拖延症群体呈现出低龄化倾向。对于小学生而言,它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弱化,与此同时,伴随拖延症发生的还会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一、小学生拖延症现象的表现

   辰格在《戒了吧!拖延症》一书里曾经说到:“毁灭人类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因为告诉他们还有明天,它们就不会在今天努力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拖延症现象。这种普遍性首先表现于群体上,每个小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拖延的毛病,这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

首先,小学生的拖延症现象常见于对待学业的拖延。调查发现,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教师给出的完成作业时间有多久,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在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才去书写。寒暑假作业总会在临近开学前挑灯夜战,奋笔疾书,恨不得自己可以有三头六臂。在期望可以一朝回到放假前的同时还会不停的告诫自己,下一次的作业一定不会再“拖延”。然而,拿到下一次作业要求的时候,《明日歌》往往会又一次不约而至。

其次,拖延症也依附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生活多姿的社会,大多数学生每天都会被很多新鲜的事物来占据原本的计划,甚至是一些诸如洗澡睡觉之类的生活小事。于是,很多时候,原本计划晚上七点去洗澡的,打开电视看看电视剧,总是舍不得放弃接下来的精彩剧情,又或者是拿着手机玩着游戏。洗澡这事就只能是被放到明天了,可谁曾想到每天都有新的剧情新的游戏关卡需要通过。

二、造成小学生拖延症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第一,小学生自身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很多学生缺乏时间观念,不能够合理的计划安排自己的任务,对待事情的时候执行力比较弱。所以经常会处于一个状态中,不能够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安排在最前面,反而是一再用不重要的简单的任务来占用自己的时间,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或者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由于不合理的安排浪费时间,还用“磨刀不误砍柴工”来宽慰自己。但是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会导致效率大打折扣,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第二,容易受同类群体的影响。不少同学表示,最能让人感到宽慰的一句话莫过于,“我也还没开始写。”研究表明,人们会对类似群体的行为做出反应,且类似程度越高,影响力越大,这就是一种同辈群体影响力。因此,处于同一个环境中生活学习的学生,相互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两个人的关系越是亲密,影响越大。例如,很多同学需要在学校才能专心学习,正是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学习。同理,如果身边的人都处于一种拖延的状态中,你也就很容易被带入拖延的境地里。学生喜欢向自己的同学询问作业的完成情况,所以,很多缺乏意志力,缺少主见的同学,会因为我的同学也还没开始做而去拖延,同时,也能从中找到安慰。

(二)外界原因

第一,生活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化电子化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正是这种丰富多彩一次又一次的耽误了我们的时间。很多学生甚至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根据家长反映,学生在家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离开手机、电视。在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自己的学业。

第二,教育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家庭教育,现在许多父母对于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疏忽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自身的拖延行为为孩子树立了不良榜样,孩子的拖延症现象部分是由于受家长的影响,从家长处习得。其次针对学校的教育而言,学校过分强调安全管理,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老师认为只要保障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就行,导致教育过分的边缘化,疏于对学生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视,未及时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致使拖延愈演愈烈。

  三、如何缓解小学生拖延症

  (一)消除干扰

  拖延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会用一些其他的事情来代替可以立马完成的事。很多学生都会经常不能抑制自己去及时行乐,很容易受到干扰。这种干扰是突发性的,意志不够坚定的同学就很容易被干扰物占用时间。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当帮助学生消除干扰,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排除任何细小的干扰,任何能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事。

  (二)建立强制措施

在面对拖延症的时候,可以制定强制措施,用规范来约束学生。例如,让学生每天制定一个待完成任务的清单,或者记录自己所拖延浪费的时光都耗在了什么地方。以此尝试找到问题的所在,预防问题的发生。适当运用良性的强迫症来逼迫自己有时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学会正确利用同辈群体的影响引导学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约束效果。让学生在做事情前可以尝试把自己的计划目标告诉身边的人,相互监督。这样就相当于给自己加了一道无形的禁锢,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能够自我约束。

  (三)调节心态

小学生应该正确面对拖延症,也要清楚小学生的拖延行为也是有其积极性的。有时候,拖延也能激发人的潜力。因此,如果不能克服拖延症,那就应该引导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人的拖延行为本来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压力,切莫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反而增添了焦虑、惊慌的不良情绪。所以,与其因为荒废时光而充满负罪感,不如积极的去消除负面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拖延症。

  四、结论

拖延症的危害是广泛而严重的,拖延行为会使人们浪费时间和精力,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会影响学生的学业,不能实现梦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会努力缓解拖延症。不要被拖延占据生活,应该做“拖延症”的主人,努力掌控它,激发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对于人生而言最可怕的事情在于“来不及”三个字,切莫做一个“来不及”的人。别再被明日所累,别等到万事成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