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分析

唐颖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银海学校 412000

摘要: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唯有不断地寻求创新,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教师更应重视对他们的思维创新培养,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进而成为一名创新力强的新时代青年。其中,音乐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文章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就具有一定意义,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产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中 激发学生 思维创新 方法分析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我国各个小学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小学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在小学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收到德育效果,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情感和思想上的提升。因此,当下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审美教学的功能,还要发挥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传统教育观念下,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是以自身为主体,课程设计基本是按照大纲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音乐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不仅互动较少,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音乐教师要改变思维模式,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去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师生关系重新定位,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小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教师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以此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二、创设音乐情境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帮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播放葫芦丝的音乐,并且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云南的美景,让学生欣赏云南的竹楼、石林、玉林等自然风光,从整体上把握葫芦丝音乐中的意境,这种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中,对葫芦丝这一特殊的乐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节奏、音色及演奏风格等方面有更好的把握,感受到其独有的魅力。

三、巧用打击乐器,彰显学生的想象力

打击乐器的种类繁多,音色各异,表现形象生动。学生使用打击乐器演奏音乐,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使学生在聆听打击音乐时对音乐形象产生一定的想象,并根据音乐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例如,教师可以把打击乐器藏在讲桌后面,演奏歌曲,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仿佛听到了什么?”例如,在一年级《听听谁在唱》这一节课中,学生在表现雨滴落下的声音时,想象力极其丰富,先想象出雨点落下的声音有“滴答”“沙沙”“哗啦”,青蛙“呱呱”的叫声然后用沙锤、蛙鸣筒二种打击乐器分别模仿这些声音。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音乐创编,在想象与创编中感受着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打击乐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从评价方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课堂教学后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问题,从而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建议,进而让学生及时改进问题、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素养。那么对于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合理对小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问题,使得小学生得到一些有用的学习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问题,进而在不断地问题改进和反思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小学生的心灵还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且他们的内心也比较脆弱。如果教师的评价语气过重,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仍需要注意自身的评价方式。

五、优化与创新授课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以往小学音乐课程的授课方式与手段相对单一,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善于优化与创新授课手段,丰富授课的形式,让学生可以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自觉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来。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学音乐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辅助教学设备,来还原音乐情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使小学生可以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发散性思维,不断增强自身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其审美能力。例如,在《玩具兵进行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随着音乐舞动的玩具,要求学生可以结合玩具的动作变化来猜想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参与热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着玩具一起扭动。当然,除了这种授课方式,我们还可以与其他学习相互交叉渗透,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以此来促进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升。

六、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着手,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素材

首先,教师可以先从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内容出发,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与下载一些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从而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来帮助学生领会歌曲中歌词的意思与渗透的思想情感,进而促使枯燥的歌词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在搜集具体的图片参考素材之后,教师应该将其与音乐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以形成完整的音乐教学课件内容,从而为后期的音乐课程教学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用一些关于音乐的动画视频资料,以进一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比方说,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音乐作品的音频、视频,并在课程导入前,以生动的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音乐课程学习之中。最后,教师还需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将枯燥无味的歌曲歌词内容,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解,以促使小学生被生动的教学语言所吸引,这样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音乐学习环境,这样更能活跃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也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开始,不断优化音乐教学情境、课堂互动、课堂评价方式,从而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易于思维创新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素娟.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33-136.

[2]何丽娟.谈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J].科技资讯,2020,18(06):135-136.

[3]王继祖.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6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