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张兴

赫章县珠市彝族乡民族初级中学

摘要:生物这门课程介绍的是地球上各个生物体的基本现象,在对该类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果教师一味的采用灌输的模式,往往会加深这门课程学习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应注重优化教学策略,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落实学生的生物素养。本文就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探究能力;策略

引言: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学科,其和语数外相比往往并不受重视。很多初中生物教学在授课时,并没有融入新课改的理念,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中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能够应付考试即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对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致并不高,强行的记忆反而使得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必须要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获得知识,并提升能力。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生物学习环境

课堂的气氛是学生能否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前提。生物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则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纵观传统的生物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严肃的,课堂上教师如果提出问题,学生无法正确回答,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也使得很多学生有问题不敢提问。长期处于这样压抑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探究能力是很难提升。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严师身份,和学生做朋友。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耐心对学生引导。在学生有疑问时,细心为学生解答。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乐学,愿学。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共同探讨、学习的空间,在小组内部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智慧,碰击出新的思想和内容[1]

  1. 鼓励学生在课堂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传统教育下教师看待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两个内容时,往往认为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只有会解决问题,才能够获得好的分数。但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光有知识缺乏能力往往很难实现社会的创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激发探究的意识。由此可见,生物教师在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质疑,发表自身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这一节课程时,讲述到第四节的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常见的大黄鱼、带鱼、大麻哈鱼,利用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激发学生的疑惑。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每个鱼都长的不一样?不一样为什么都叫鱼呢?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激发了一种求知欲。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查找资料或者课本,找到心中的疑惑。如为什么他们都称之为“鱼”,在课本中这样解释的,通过观察可以看出鱼的身体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躯干部以及尾部,且大多数都呈现流线型,靠鱼鳍运动,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物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进行教育,拉近学生和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细菌以及真菌的分布》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不同,了解细菌和真菌在培养时的一般方法,同时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征。在讲授该节课程之前,教师应了解该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着手,让学生产生对该知识探究的兴趣。如脏的地方(厕所)、腐烂的馒头、人们日常用的手机,让学生猜一猜哪一个细菌和真菌比较多。大多数人认为厕所细菌多。教师继续提问能否通过做实验验证呢?此时学生又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如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细菌那么小,肉眼看不见啊?随后教师利用电子扫描电镜将钉子表面的细菌放大7万倍,学生突然非常震惊,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细菌,数量多且个头小。将生活和学习的内容进行联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

  1. 融入生物实验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教师要善于组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殖》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差别,并说出无性生殖的类型,了解在生产实践中无性生殖的有效应用。基于此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小组做一个关于扦插和嫁接的实验,以明确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在整个实验探究中需要选择优良果树,如苹果、梨等,采用扦插的方式将果树接在另一个果树上,让其长出完整的植物。在扦插时需要考虑光、水等因素,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效果。基于此类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结语: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探究性,如果仅凭教师的单一性的知识传递,往往很难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物的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兴趣以及能力。

参考文献:

[1]孔令艳.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初中生物教学[J].新课程,2020(08):53.

[2]张廷刚.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生物探究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