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化解读视觉 强化思维语言—— 高考时评类写作提分增色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锐化解读视觉 强化思维语言—— 高考时评类写作提分增色之探讨

刘秋红

广东省 梅州市蕉岭县华侨中学,广东 梅州 410006

内容提要:时评类作文成为当下高考考场作文的“热宠”。考生要想在考场得高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首先要锐化解读新闻的视觉。“锐化”是处理图片的专业性术语,使用它,可以让图片更清晰,色彩更鲜明。把它移用到解读新闻的视觉中,目的是用来明确以独到的视觉解读新闻的重要性;其次要强化思维语言,使全文的结构思维严密,语言有力度。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深度和内涵,才能在考场中提分增色。

关键词: 高考 时评类写作 视觉解读 思维诱导 “实锤性”语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种类型的作文称为时评类作文。它相比一般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更具生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更受学生的欢迎。但写得好,得高分的考生不多。普遍学生写出的文章档次不高,缺乏深度和内涵,语言也欠佳。高考中,时评类作文如何才能提分增色呢?究其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变表层的关注为独到的解读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是可悲的。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我们要培养心怀天下,有作为、有担当的未来建设者。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应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同情心和客观看待世间万象的心。而时评类作文出现在高考考纲中,同样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但要写好一篇时评类作文,学生纯粹阅读报刊杂志,关注新闻时事是不够的。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告诉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具体到指导学生写作亦如此。要想让学生所写的时评类作文出彩,笔者认为:应该在平时引导他们多看评论类节目,让学生学会用“媒体人的视觉”看待新闻。因为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要求评论类媒体工作者具备对新闻的敏锐度,以洞察的眼光对事件进行多面性探讨。若学生能像媒体人一样,具备独到的眼光,对接触到的新闻进行深入的解读,然后适时地将其转化为时评素材,并对此展开多角度剖析,提炼自己的观点,所写的时评类作文就能最大限度避免空洞、无病呻吟的问题。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应该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媒体人的视觉”解读新闻事件,适时地将关注时事之“摄入”与时评写作之“产出”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简短的热点事件作为课前五分钟练习提问学生:假如你是某报纸的特邀评论员,你认为这则事件的焦点在哪里?你将选取什么角度进行评论?一则新闻便由事实的“客观阐述”转变成学生“头脑风暴”的起点。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或热烈地讨论,或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在各抒己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阐述的角度也就多样化了。若能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学生便能找到“有话可说”的切入点,从而打破时评文写作开局之瓶颈。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趁势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发现更多的立意方向,避免为单一题材“框架”所限制,从而导致写作思路闭塞的现象。

二、变生搬硬套的技法灌输为循序渐进的思维诱导训练

时评类写作的特点是:旗帜鲜明、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它有自己独特的技法和结构。笔者认为,刚开展写作训练时,若只是直接列出常用的结构模式,学生要么不会运用,偏题严重;要么呆板地套用,千篇一律,让人完全感觉不到有“鲜活”的个体出现,写作进入了“死胡同”。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试着改变策略:

例:一则消息: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里,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点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站点为由拒绝,于是刘某与司机相互指责、争吵,其他乘客旁观不语,无人出面劝阻,矛盾逐渐升级,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腾出一只手还击,导致公交车失控,坠入70多米深的江水里,一车15人无一生还。

师:这则新闻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请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

生:重庆万州公交车内乘客与司机发生矛盾,致使车毁人亡。

师小结:这位同学答得很好,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事件的中心。因为时评类写作第一要求是引材料、明现象、亮观点,所以能用简洁语言概括事件主要内容很重要。

师:大家接着讨论:造成这则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生①:乘客刘某不守规矩、不安本分;恣意挑事、自私、不顾他人安危。

生②:司机冉某争强好胜,不顾全车乘客安危,不遵守驾驶员的规章制度。

生③:车上其他乘客对身边事漠视不管,放任事态升级,酿成悲剧。

……

师小结:同学们对事件剖析得很到位,这就是时评类写作要落实的技法二:分析原因,挖事件的根源。

师:逝者已矣,悲剧已经无法挽回了,为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

生①: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多宣传乘车注意事项等。

生②:加强司机职业道德修养,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培训等。

……

师总结:以上同学的建议都提得非常好。这也是时评类写作必备的最后一个关键要点。在这次练习中,大家不仅顺利解答了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且一篇缩小版的时评类作文在你们的努力下也完成了。非常棒!

前期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懂得时评文常用的结构模式。以实例进行循序渐进思维诱导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得以明朗,写作技法得到强化。习作时就能得心应手、运筹帷幄了。

三、变“华而不实”话语的套用为“实锤”性语言的巧用

让考场作文提分增色的另外一环是,语言有文采。但时评类作文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抒情性散文,它不一定要用华丽辞藻,它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犀利的、有很强说服力的“实锤”性的语言。学生若能学会巧妙运用一些关联词或过渡性的词语对时评类作文中心的展开或更深入,多层次剖析、挖掘真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因果式 “因为……所以”;假设式“如果(倘若)……那么”;条件式“只有……才,无论……都”;递进式 “不仅……而且”;先让步后转折式“当然/诚然……,可是/但……,与其……不如”等等。这些关联词单用或连用,可使文章增色添彩。在写作训练课中,教师可以举一些优秀例作片段,让学生仿写或套用里面有力度的词语。例:“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所以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以上片段中的关联词连用很到位,很有力度,在论证过程中,学生若能学着运用这些词语,文章的深刻性、力度也就彰显出来了。另外,若能恰到好处地把句式、名人名言、关联词综合运用,则效果更显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言:“教是为了不教。”即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了自己学习的能力,能独立思考、探讨、解决问题,才真正达到“教”的目的。时评文写作教学亦如此。因为一篇时评类作文往往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写作者的阅读量、视野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思想非常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写作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显现出来,考场作文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陈志昌.时评类作文如何写出张力[J],语文月刊,2017(5)

【2】 网络时事新闻素材[Z]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