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

段明月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昆明 650000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经济学基础课程是最基础的课程。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在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经济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的先导课。其教学内容是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了充分的优化整合与分析取舍,其难度明显降低,非常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才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好基础。

一、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宗旨

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相对漫长,且实用性偏低,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课程的先导课,其内容涉及到了大量的经济学概念、原理、图形、表格以及函数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的阐述也以抽象的数学推导与论证为主,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涉及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更是倍感压力。另外,与其他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被视为一个特色和优势,但是绝大多数的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却并没有涉及到实践教学。再加上思维水平的有限,社会经验的匮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1]

(二)学生数学基础不牢固

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都比较欠缺数学学习基础。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又涉及到了大量的数学推导与论证。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例如,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最优分析以及数学模型等简化经济学现象,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要想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不牢固,那么就会在经济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长时间不能理解,还会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排斥与抵触。另外,部分学生功利心比较强,认为只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技巧即可,无需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方面就会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2]

(三)教材实用性需要提升

《经济学基础》是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版本。这一版本的教材内容是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删减与整合的结果,所以整体而言,涉及到的知识量比较大,过于强调经济理论,而没有突出经济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没有过多的涉及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案例。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有限,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另外,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时间又非常少,要想在一个学期内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更是难上加难。

(四)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又非常多,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有讲不完、讲不全、讲不透的担忧,所以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没有给予学生过多的思考时间。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强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其相应的经济学思维的养成也会充满阻碍。另外,虽然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但是依然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加强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如果仅以文字推导、图表讲解为主,那么将不能长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难以提升。

二、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正确把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性质特征

要想加强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正确把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性质特征。首先,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明确的适用性、实用性以及应用性特点,所以教师要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任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种方法,即可以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先通过相关案例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入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对这一案例展开详细的分析。最后,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应当使学生对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相应的应用条件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掌握,并对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基本规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可以对简单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3]

(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要想加强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而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有几下几种。首先,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强调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次,案例教学法,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都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案例教学法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针对“博弈理论”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囚徒困境”和“智猪按铃”的经典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博弈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最后,双语教学法,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针对同一门课程,使用多种语言教学,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高要求与高标准

[4]

(三)创新传统的考核方式

要想加强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创新传统的考核方式。首先,建议适当的加大实践分数比例,增加主观应用题的考核,减少计算方面内容的开合。其次,加大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将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一起作为考核项目,避免学生出现考前突击的现象。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加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要想加强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涉猎更多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关的知识和信息,通过网络、报纸等渠道更好的了解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找出其中的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其次,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与感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着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宗旨、学生数学基础不牢固、教材实用性需要提升、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加强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此,建议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正确把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性质特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丁晓丽.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改之微课应用[J].商情,2018,(47):88.

[2]肖诗菲,廖萍,刘晓安, 等.关于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33).

[3]肖诗菲,廖萍,刘晓安, 等.关于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33):155-156.

[4]杨付红.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新校园(上旬刊),2016,(1):105.

[5]蔡璐.对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时代金融(下旬),2015,(11):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