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中拓展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在疫情防控中拓展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空间

杨伶

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一种初步探索,也是师生角色重塑、教育模式创新性变革的契机,如何让这次疫情期间的教育探索实践赋能教师,赋能课堂,从而拓展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新空间,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促进高中政治课育人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政治 育人方式 教学方式 评价方式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战疫情的伟大实践,就是最生动、最现实、最深刻的社会大课堂,“中国抗疫故事”为思政课堂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支撑。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如何发挥在线教学优势,将“中国抗疫故事”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推动高中政治课育人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笔者拟结合前一阶段在线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促进高中政治课育人方式的转变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在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景等方面给传统教学带来了颠覆式变化。教师在实践探索中深刻认识到,促进教师育人理念升级与育人方式变革,提高教师在开放多维空间的育人能力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应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专题教学研究,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育人因素,把疫情对思政课教学的挑战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契机,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关注战“疫”成果,学习榜样人物先进事迹,认真思考新时代每个人与社会、环境、政府乃至世界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改变育人方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实现学习空间与生活空间融合、线上与线下活动互动、线上交流与线下学习成果互生,促进高中政治课育人方式由简单的教师“灌输式”向学生“自育式”转变。

例如,在线教学期间,在每周一的政治课前十分钟我设置了一个活动环节“战疫,我们在行动!”,通过老师和同学们在线分享关于各省市抗疫故事的图片和视频,感受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战疫情的伟大实践。在一次课前十分钟环节,我在线播放了一段小视频,视频中:一些省市援鄂医疗队随着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的好转开始陆续撤离,武汉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白衣天使的感激之情。视频播放完,我紧接着打出三组数据:“①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②4万余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抗疫一线;③10天建成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让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数据谈谈感想,学生纷纷积极在线发言,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战疫一盘棋、中国温度、中国速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等,此时,引导学生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就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线教学既是前一阶段抗疫形势下教育系统的积极应对之举,也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型的重要契机。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元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沿袭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线教学开展之初,很多老师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变身为了在线课堂的“主播”。然而,教学活动毕竟不是展示活动,教师也不应该是教学“主播”,而应该是在线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组织线上教学要主动从“主播”的位置上退下来,想办法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设法让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要素真实地进入教学,成为师生对话的主体力量。要从设计学习活动入手,将生命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等有机融入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抗疫实战的紧密结合,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由教师“传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例如,疫情防控期间,高二政治主要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内容,如何将抽象枯燥的哲学观点、理论知识与当下中国人民抗疫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一个学习环节:“巧用哲学原理诠释中国抗疫实践”,每到这个教学环节,学生们总是跃跃欲试、在线积极发言:由钟南山院士提出的“新冠疫苗的研制成功不可能一两个月内就实现”联想到哲学观点“科学研究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由习总书记指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省则全国胜”联想到哲学观点“部分与整体密不可分,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由各省市“要根据各地的疫情防控情况陆续安排复工复产”联想到哲学观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施策”等等,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抽象的哲学原理与具体的抗疫实践就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进一步深刻感受了中国人民抗疫过程的伟大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抗疫实战的紧密结合。

三、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促进高中政治课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即使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也仅仅关注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怀和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则被忽略放过。这种教学评价体系,未能把握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特殊性,由于过分强化“知识人”的重要性,使得“人”的其他丰富侧面很大程度上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线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最新最先进的成就的运用,使得学生们在线上课堂能乐于参与并分享到不一样的体验,促使政治课堂从过去单一依靠知识反馈、试卷检测的评价方式中走出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反馈、情感反馈、思维反馈等评价项,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的链接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空间,从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以考分论高低”向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及实践能力”转变。

例如,本学期高二《生活与哲学》二单元在学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时,通过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尤其,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实践这一哲学观点,在周末,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份作品,为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人民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学生们提交的作品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有绘画作品、有唱歌、朗诵的视频,还有的学生是给武汉的中学生写了一封信,在这些作品中融入了许多抗疫事迹的鲜活事例,有的作品后来还发表在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我专门安排了一堂课让同学们进行在线的作品交流,通过交流,大家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思政课从线下走到线上,广大思政课教师在这次疫情期间的教学探索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政治课育人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有效转变,为高中政治课教学拓展了新空间、新视野。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提高在线教学的能力、水平和质量,不应该只是针对疫情的缓兵之计,而应当是一种不可回避的教育趋势。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教学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提高,这些丰富的体验过程必然触动教师的深刻反思,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图景,也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努力的方向。


2020年5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