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梯子 读好长句子——统编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2
/ 2

巧搭梯子 读好长句子——统编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高 谊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 重庆市 南岸区 400060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米”。

2.采用“读好短语”、“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好长句子。

3.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米”;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采用“读好短语”、“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好长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图片卡。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导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如:春节我们要贴春联、放鞭炮,元宵节要观花灯、吃汤圆,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重阳节要赏菊、陪老人,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

【设计意图:教师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在舒缓动听的古筝曲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板块二:学习生字,读好长句子。

(一)学习一自然段,揭示课题

1.出示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习生字“总”、“节”。

3.朗读第一自然段,巩固生字的字音。

4.引出课题,学习“端”和“粽”,重点学习“粽”。

(1)认读“端午粽”,板贴课题,相机学习“立字旁”和“米字旁”。

(2)学习“米”字:播放微课——“米”字的演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部首释义、观看米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神奇和妙趣,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汉字。】


(二)学习二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读好长句子。

2.在语境中识记“间”,理解中间。

3.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个句子。

A 指导学生把长句子读通顺。

(1)出示“箬竹叶、糯米、枣”,指导学生读准词语。

(2)出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指导学生读准短语,注意“的”字读轻声。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个句子,抽学生朗读,再齐读,师评价小结“读好短语就能把长句子读通顺”,并板贴“读好长句子 读好短语”。

(4)复习一年级上册《项链》和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学过的“的字短语”。

B指导学生把长句子读好听。

(1)读好短语:学生借助箬竹叶、糯米和枣子的图片想象画面,再想着画面读好“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2)读好句子:短语送进句子,学生想象画面自由练读这句话。

(3)小结学法:想象画面就能把长句子读好听,教师相机板贴“想象画面”。

(6)全班带着想到的画面再次读这句话。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好短语、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好二自然中的二、三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针对一年级孩子读长句子困难的情况,教师化难为易,从指导学生读准词到读准短语、再到读通顺句子;从读好短语、想象画面、再到把句子读好听,一步一步指导朗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朗读长句子的问题。】


(三)学习三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1.出示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读好长句子。

2.抽生读三自然段的一、二句话,相机学习“分”和“十分”。

3.生交流粽子的品种,师相机板贴“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学习 “豆”和“肉”。

4.学习“带”字:

(1)借助图片、生活认读“带”字,积累表示事物的“带字词语”(海带、丝带、皮带、领带)。

(2)创设语境,出示“带回去”,引导学生感受“带”字在不同的词语里意思不一样,初步感受汉字的奇妙。

5、朗读三自然段的第三句话。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积累“带”字词语,如“海带、丝带、领带、皮带”,让学生初步了解“带”可以是事物,还可以是动作。这样设计既巩固了带的识记,又积累了词语,更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奇妙——同一个生字在不同的词语里意思完全不一样。】


(四)学习四自然段,初步了解端午节习俗

1.学生自由朗读四自然段,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思考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学习生字“知”、“念”、“据”,朗读四自然段。

3.学生交流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师相机板贴“纪念屈原”,并创设语境结合念的组成“今+心”,引导学生理解“纪念”的意思。

4.创设语境,借助板书指导学生用“知道”说话,在语境中理解“知道”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语境,借助板书指导学生用“知道”说话,既回顾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又在语境中理解了“知道”的意思,还提高了学生言语运用的能力。】


5.播放端午节习俗的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习俗,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播放端午节习俗的小视频,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好长句子。


板块三、巩固生字,书写“午”和“米”。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正确、端正书写“午”和“米”。

(1)区别“午”和“牛”。

(2)复习写好独体字的方法,师重点提醒孩子注意压线笔画。

(3)学生观察范字,描红,写一个“午”和“米”。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出示书写小儿歌——“横平竖直字端正,撇捺舒展字好看。”

(6)学生再次书写“午”和“米”。

(7)展示优秀学生书写,强化巩固写好这类字的方法。

3.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书写了“午”和“米”、认识了12个生字,还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横平竖直字端正,撇捺舒展字好看”的小儿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写好带有横竖、撇捺的生字。这个环节旨在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端正地书写中国汉字,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符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