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门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爱是一门艺术

赵洪

广东省湛江市第五幼儿园 广东 湛江 524022

摘 要:习主席说,教师一定要有仁爱之心。教育处处充满爱,爱在教育中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爱孩子,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也能让孩子受到一辈子的伤害。所以说,爱孩子,特别是幼儿园老师,要有艺术。当我们打着爱的旗号用爱的名义去教育孩子,不恰当的爱会让孩子在爱中受伤害。老师的爱和妈妈的爱有区别,幼儿园老师如何给孩子恰当的爱?在文中通过分析爱的不同、爱的伤害、如何恰当的在教育中爱孩子等,和大家一起探讨老师爱的艺术。


关键词: 爱 感受 动机 语言 沟通 情感勒索

爱是一门艺术,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巴特曾经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为爱能触及灵魂、直抵心灵!爱能创造奇迹!教育处处充满爱,爱在教育中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爱孩子,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也能让孩子受到一辈子的伤害。所以说,爱孩子,特别是幼儿园老师,要有艺术。当我们打着爱的旗号用爱的名义去教育孩子,不恰当的爱会让孩子在爱中受伤害。老师的爱和妈妈的爱有区别,幼儿园老师如何给孩子恰当的爱?

一、爱含着教育

“老师像妈妈”。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老师也像妈妈一样爱孩子,忘记了教育。吃饭的时候,大一班的小伟在端汤回位置的时候经常不小心把汤弄撒。莹莹老师每次都一边把小伟手上的汤接过来,一边说:“怎么这么不小心?端汤的时候要慢慢走,要打少一些,要······”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见,老师能关注每个孩子,及时给予帮助,和妈妈一样。但是,忘记了老师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小伟自己打汤、端汤、撒汤,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教育机会。汤撒了,是因为打多了还是端的时候不平衡,还是走路不稳?我们是老师,在生活中要保教结合,爱中含着教育。我们可以和小伟一起探讨为什么汤会撒?如何避免?这样,小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收获遇事才会多考虑,而不是像依赖妈妈一样总想着有老师包办。老师的爱含着教育,在关心孩子的同时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做事,教会孩子生活。

二、爱,动机不重要,感受才重要

“你要把饭吃完,要不然下午肚子会饿。”每每这种时候,我们会在孩子的脸上看到痛苦、委屈、可惜、不情愿等的表情。这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不挨饿。但是孩子脸上的表情,反抗的行为告诉我们这么做并不对。我们要求孩子把自己的饭菜吃完避免挨饿,这个动机是对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考虑是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

是的,老师都对孩子有一份爱,做事都从爱的角度出发。但爱要感同身受,共情才能被孩子接受。爱不是我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就要求他怎么样做;爱也不是我为你做什么你就要接受;爱更不是你为我做什么才是爱我。爱是理解你、允许你、尊重你、接纳你,知道彼此需要什么,用对方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去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孩子动机不重要,感受才重要。吃,是一件快乐的事。进餐的时候,老师为了保证孩子吃饱,要求孩子把饭吃完,这个动机是好的。但是如果方法并不能为孩子所接受,这个爱的动机就成为一种情感勒索,让孩子今后对吃饭都厌恶、恐惧,没有了享受美食的快乐。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让孩子吃饱饭、吃好,就要先了解孩子不想吃饭的原因,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和孩子一起探讨。如果是孩子因为今天身体不好食欲不振或者平时吃饭饭量不大等原因,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不喜欢吃,吃少一些,或者先不吃,循序渐进;没有胃口,允许少吃;闹情绪,允许解决情绪问题后再吃······。这样,孩子才能知道你的用心,才能让孩子真正吃饱吃好,让孩子感受吃的快乐。

三、爱需要沟通

沟通,能让爱表达出来,能让爱被理解。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因为误会,让爱成为伤害。小班的孩子打同伴了,老师让孩子坐在反思角冷静思过,回家后孩子和父母说“今天老师骂我”“为什么”“不知道”家长很恼火地把老师告了。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没有动作快,打人是小班孩子存在的年龄特点。孩子打人了,如果老师不只是让孩子在反思角思过,还和孩子进行谈话,了解事件的经过,告诉孩子今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可以不打人,用语言如何沟通等,孩子回家会把事情告诉家长,这样的家园矛盾就不会产生,孩子也会慢慢的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

现在有一个词叫“情感勒索”。如果我们和孩子没有沟通,孩子会因为敬畏老师的尊严而不得不“听话”,不得不因为老师的关心、爱护好不情愿的把饭吃完。而我们比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爱孩子,就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批评。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做错了,但老师永远不会放弃你,会在别后默默地陪着你,会爱着你。

四、爱,就要容错

“XXX你不要这样做,这样做会伤到自己”“XXX你赶紧停下来,这样做是错的”······很多时候,这样提醒孩子,孩子会故意去做,反复去做,“屡教不改”,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容错,没有让孩子去体会错的后果。爱孩子,就要容错,让孩子去感受并承担错的后果。很多人都说,孩子没有责任心,不懂得珍惜生命,对长辈不尊重等等。造成这样的后果,其实是我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以爱孩子为借口,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机会。比如,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教育提醒孩子在活动中不要跑太快,注意安全。但总有一些孩子乱跑,这个时候,我们在充分预判的基础可以让精力比较旺盛,动作协调性好的孩子跑一跑。满足他们需要,就算一些孩子摔破皮也不要担心。因为人的成长是在不断地失败中总结、改进,孩子摔跤了,会总结为什么会摔跤,以后怎么避免。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犯错。

在教育中,老师会打着爱孩子的旗子,为孩子铺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不让孩子犯错。特别是在孩子探索学习中,每一步都为孩子设计好,让孩子照着自己的设计做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忘记了教育要百花齐放,孩子有个体差异,把孩子造成一样的模式。今后要牢记,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在错中成长,允许孩子犯错,用包容的爱让孩子知道,人生道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犯错不要紧,只要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也是被允许的。老师允许你在守规则的基础上犯错,并给予你支持与帮助,就算错了老师也是爱你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爱是教育的灵魂。在孩子需要家长和教师用心去爱他们,如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都能让孩子开心一天,甚至能让孩子受益终身。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要讲究爱的艺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向孩子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黄静洁.【J】学习的格局

2.徐春红.幼儿园安全教育初探【J】赢未来 2018.31

3.宁盖.浅析幼儿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J】文渊 20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