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大学建设背景下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4


国门大学建设背景下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策略

魏婕

红河学院国际学院 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发展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能够促进云南省沿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国内人才和国外本土人才的培养,提升沿边高校的对外教育开放影响力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本文从国门大学的建设背景出发,以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作为突破口,探究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探索适合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门大学;对外汉语教师;教师教育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国门大学

国门大学是特指分布在沿边境州市的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总称。国门大学具有大学的一般属性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往,同时还具有大学的特殊属性即国际交往的沿边性、交互性和窗口性。

《云南省国门大学建设指导意见》指出:“要以沿边州市高校为对象,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力争建成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区域国际化大学。”2012年,云南省成立了由红河学院牵头的13所国门大学,共包括:红河学院、保山学院、普洱学院、文山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

(二)对外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是指出于宣传文化、传播语言等不同目的以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为教学对象,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简言之,是指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老师。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依托我国的高等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汉语,所以,在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定义时,通常指的就是在中国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

(三)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师教育则是教育建设的奠基工程。伴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国家和教育界对教师教育加强了关注和研究力度。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二、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

根据前面提到的国门大学、对外汉语教师的相关概念,云南省开设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高校共有5所:红河学院、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其中属于国门大学的只有红河学院。由此可知,严格来说云南省目前能提及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门大学仅有红河学院一家。

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学院,是云南省第一家提出国门大学理念的沿边高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汉语国际教育办学格局。云南省沿边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着培养面向国际、尤其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汉语国际教育高级应用型人才,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与文化交流,实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历史任务。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红河学院近年来在对外汉语教师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

参照《红河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进行归纳,总结出“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在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的同时,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应行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行业中级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具有省级及其以上部门确认的职业资格中级、高级鉴定资格的教师。第二,在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同时,近三年中有连续三个月以上三次或累计一年以上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的教师;第三,在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同时,还要主持横向项目1项或参与两项应用型项目研究,同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从内涵上看,“双师双能型”教师要具备教师主体知识和能力结构框架,完备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文化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红河学院在建设国门大学的背景下,为了增进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进行了“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对外汉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区别在于对外汉语教师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负责文化的交流与传递,所以红河学院要求“双师双能型”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较为完善与扎实的基础技能,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能力,使其可较好地满足实践需求,目前在调查的对外汉语教师中有10位教师符合标准,已被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二)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和进行访学

为了加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红河学院将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与教师学历晋升挂钩,鼓励教师提高学历。为了实现对外汉语教师专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学校将“被动的学术提升”转化为“主动寻求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整体规划意识。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学术提升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不仅促进了教师知识能力的系统性提升,也使得对外汉语教师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在学历提升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素养,优化了教师原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开拓了视野。

访学是教师提升技能的速成班,红河学院推行高校访学计划,鼓励将对外汉语教师派往国内外的一些一流高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相当于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以此让对外汉语教师在短期内能够快速掌握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更新开拓教师的思路。由于各访学高校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优势,让教师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新理念,而且可以从中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开拓视野,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创新意识也有着积极意义。

(三)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是获取最新前沿信息、启迪人们思维的重要环节,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红河学院形成了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开展的形式。

一是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会议上专家学者们提出的新观点、新问题,能使对外汉语教师有机会获取学术界的最前沿动态和面临的最新挑战,进而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二是积极派出学习人员及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学校派出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有着重要的提高作用;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也是学校打破有限条件向优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数量严重短缺

近年来红河学院的对外汉语推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截止2020年4月,留学生数量达到587人。但对外汉语教师总人数严重短缺,专任的对外汉语教师仅为16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留学生国别差异较大,学习层次与项目类别较多,再加上留学生课程需要进行小班教学的特殊要求,使得留学生班级数量与承担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总体数量之间常常出现不匹配现象,一些非专业的教师就逐渐补充到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来,成为兼职的汉语教师。根据调查,红河学院27名对外汉语教师中,仅有8人持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或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占29.63%。持证教师数量的短缺,对学校留学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强弱关系着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延揽优秀人才来扩大对外汉语教师的规模,提高兼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壮大对外汉语师资队伍,是目前红河学院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

(二)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短板

目前红河学院在职的对外汉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负担,随着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师们身兼数职,导致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受到了严重掣肘。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在语言测试与评估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留学生对象国文化知识三个方面需要加强学习;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反思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外语学习与交流能力三个方面还存在问题;教师的科研能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的这些短板,需要在后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

(三)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继续教育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理念,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继续教育的政策,教师还需要加强关注度,学校也应该加大宣传和解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对外汉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次数集中在0-3次,总体参加的次数较少,但是根据对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很高,这就说明学校提供的培训进修的机会较少,导致很多教师继续教育需求无法满足。

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师参加过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进行统计筛查,分析后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们虽参与培训但是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而且参加过的培训多是短期培训,形式多为专题讲座或专题授课、课堂教学观察、以及学术会议或教学研讨会,这些培训活动只需参会即可,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四、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1、多种方式延揽专业人才

目前红河学院专任对外汉语教师的规模较小,数量短缺,逐渐满足不了日益蓬勃发展的留学生教育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通过发掘学校潜在资源,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在提供学术支持、教学设备、提高教师收入方面的经费投入来延揽对外汉语专业优秀人才,补充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积极扩大专任教师规模,按照核定的师生比例配置教师,为不断增长的留学生提供基本的师资保障。

管理者还可以从在职教师中筛选教学能力强,教学素养高的教师,聘为兼任对外汉语教师,并提供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鼓励教师在通过资格认定后发展成为专任教师,鼓励和组织兼任教师参加各类科研活动,促使其不断增强对外汉语专业水平。

2、建立兼任教师准入标准

由于学院聘任的兼任教师专业参差不齐,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也与专任教师相差较大,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其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需要建立兼职教师的准入标准。因为兼任教师的特殊性,结合已有的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认为兼任对外汉语教师的准入标准应为:(1)能够熟练地运用规范的汉语口语、书面语;(2)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3)具有较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的理论知识;(4)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学、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学的背景知识,尤其是与汉语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知识;(5)热爱汉语教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并且要经过试讲和考核合格后,在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理设置实习期。管理者可依照此来选聘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兼职教师,通过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实现校内外资源合理共享与流动,解决对外汉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二)加大教师专业发展力度

1、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取决于教师自身发展意识,但同时外部因素也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估体系。学校需要对教师每学年的教学和科研量进行考核评价,在计算方面可以根据教学课程的不同,课时量和科研量的多少,评教数据表现出来的优良等作具体的量化。在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同时,要建立起专任和兼任对外汉语教师的发展性评估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为教师建立有效的业务指导目标系统,引导教师形成更清晰的专业发展规划,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规范。

严格教学监督与评估指导。学校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教学环节的监控与学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信念,推动个人能力发展。同时,引入“专家型”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组织教学竞赛并结合专题点评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与进步,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努力钻研,尽快形成个人教学专长与特色。学校要督促或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对于缺乏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年轻教师,鼓励其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科研结合起来,学校给他们提供科研机会的同时,让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对这一群体进行指导帮扶,学习研究方法,以便将来能独立承担课题。

2、引导教师提升专业认同

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发挥教师主体意识的作用具有重要性。自我专业认同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在心理上以热情积极态度开展教学工作,尽心完成本职工作。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对外汉语教师是因为热爱选择这一职业;有小部分对外汉语教师是由于学校领导安排等外部动机选择这一职业,这小部分以外部动机为主导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疲乏和厌倦,也缺少上进的动力,需要提升自身专业认同。因此这部分教师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进而建立自我专业认同感,以便不落后于专业发展的步伐。

对外汉语教师要形成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就必须先从主观上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发展意识,逐步实现由被动意识向内驱意识的转变。不管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科研工作中,都要自觉树立积极的教师形象,牢记自己作为文化交流传播者的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职业观,提升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认同感。

(三)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学校提供给对外汉语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较少,导致教师们的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学校需要全面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制定长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规划,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这既包括为新手教师提供完善的入职前培训,使他们对差异化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和了解,尽快克服新入职后带来的陌生感,全面投入教学工作第一线。同时,全方位引入职中培训理念,为现有教师提供多种渠道,方便在职教师按照个人意愿,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着力解决个人短板问题,进一步提升知识体系与能力。

2、关注教师继续教育需求

在对继续教育形式需求的调查中,教师对专题讲座或专题授课,学术会议或教学研讨会等短期培训的需求最大,原因在于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去参加中长期的培训,以至于工学矛盾突出。针对这种需求,学校在安排培训的时候应考虑到教师们的时间。调查中显示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在专业理论知识、汉语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以及科研能力四个方面的期望超过了一半,说明教师比较希望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提升。针对教师提出的需求,可开设相应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请专家学者作经验分享。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对外汉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多种需求。

结语

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着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本文在云南省国门大学建设背景下,通过对云南沿边高校红河学院在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论文的写成能为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由于研究内容和地域的特殊性,可利用的文献资料有限,所以论文难免有所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继续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

[2]吴英博.成都高校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李春玲.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

[4]覃日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水平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魏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和途径[J].知识经济,2019(09).


作者简介:魏婕(1982-),女,云南文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本文系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国门大学建设背景下云南省沿边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育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JZ1912)阶段性成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