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互联网 +”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初探

郝卫斌

作者简介: 13012219810526 ****

摘要: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转变与改革不仅是后勤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还需要其他各部门的配合。首先,校领导应提高对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完整的后勤人力工作评估与考核制度,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可能性,从而进一步转变落后的管理模式,提高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整体效率。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引言

高校后勤智慧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资金、应用、政策、技术等多个环节的环环相扣。高效智慧化建设对于师生来说是有无限的好处的,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完成高校后勤服务智慧化,学校与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组织协调多方面能量来维持高校后勤服务的智慧化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智慧化应用体系。

1高效智慧化后勤服务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校园不仅仅是生活与学习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课堂学习,同时对校园后勤服务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智慧化的后勤服务体系,可以为校园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后勤保证,其智能化的设备和应用系统也能够为校园生存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智慧化后勤体系的构建也能够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坚实的保障,解决师生所具有的一切后顾之忧,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其次,高校智慧化中也包含了学生信息化管理的模块。学校后勤智慧化在此过程中为学生信息智慧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便捷,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得到详细的分层化区,以帮助学校更加便捷地管理学生,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最后,高效智慧化后勤建设对于实现高校校园智慧化,以及实现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产物,在信息技术成长过程中是重要的发展契机,其在高校综合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智慧产业通过后勤管理的渗透,可以建设更加智慧的校园生活,从构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银行、智慧环保等多角度来实现校园智慧,为推动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问题分析

2.1高校后勤管理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一直使用传统的直线职能模式,而目前,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后勤管理企业逐渐取代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这就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缺乏独访的组织机构,难以根据相关的企业经营模式来设置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立组织结构,进而导致了后勤管理组织结构与管理内容出现冲突,且无法获取法人位置,最终导致高校后勤管理结构的严重失衡。

2.2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其相关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同时,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竞争意识,且其中的激励机制只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优化措施还不够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后勤管理的咨询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后勤管理缺乏对于师生的直接窗口的咨询机构,陈旧的管理中,与师生联系的方式主要通过官网通知,老师通知等,但其实时性不强,消息容易滞后,并且很容易出现学生咨询无门的情况。设立专属的后勤咨询机构或窗口,充分发挥咨询职能,并附带建议职能,接收师生以及员工对于后勤的献言献策,提高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感。

3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管理

3.1建立后勤服务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一个后勤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方便后勤工作的工作,而且可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在后勤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上,各类信息都是透明、公开的,可有效解决各部门间信息闭塞和信息传播速度慢的问题,学生和管理人员可清晰了解各类后勤物资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补充物资。在后勤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上,学校停电或是停水的相关通知一旦发放,学生便可了解具体的时间和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减少停电停水对生活学习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后勤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上,学生可发布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解决在校园中个人物品遗失问题;在平台上对学校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信息共享平台上监督后勤工作者的行为。

3.2加大后勤服务部门扶持力度

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一问题和校方有着一定关系。学校对后勤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较小,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工作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切实提高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考核和评估,避免出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的现象。从学生的评价入手,根据学生的评价严格审查学生反映的问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为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除此之外,提高对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以较高的待遇刺激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工作、提高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质量、转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积极性。

3.3引进后勤服务管理专业人才

高校后勤部门的人员构成问题是影响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改善人员结构,高校应积极引进专业的后勤服务管理人才、淘汰不具备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后勤工作者以及通过关系进入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提高后勤团队整体专业素质。为吸引人才,高校应采取良好的薪资待遇或是福利机制对待应聘者,学历和专业能力是考核后勤工作人才的两个重要指标,学校在招聘后勤服务管理专业人才是应加大考核力度,设置一个合理的试用期以考核应聘者的水平,在试用期内主要考核应聘者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在试用期结束以后录用通过考核的应聘者。人才录用工作完成之后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

3.4加强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后勤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备是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提高后勤服务管理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后勤部门应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老化、损坏的基础设施,对其进行维修或是更换,在对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向学生发送通知,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和使用公共资源,避免对生活与学习造成影响。为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时,可尽可能地选择节能高效率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维修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更的基础设施,而且这类设备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普通基础设施,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体现。

结束语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明确高校管理部门与后勤管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以及权利、义务,不断完善相应的后勤监督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刚.“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1):14-15.

[2]张娟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食堂市场化运作和服务公益的模式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3):120-121.

[3]张魁元,尚俊杰.非核心教学社会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组织结构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6):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