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必要性

曹云霞

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 山东 安丘 262100


摘要:情感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它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将情感和教学结合在一起。情感教育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的智商、情商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培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必要性;策略


1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我国历史文化具有上千年的历史,音乐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且各类音乐大师与音乐才子对音乐的创作层出不穷,使得音乐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化。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各种类的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作品情感,促使学生与音乐作品创作者及演唱者形成心灵共鸣,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从而让他们感受内蕴于音乐作品中的独特魅力,有效塑造他们的审美眼光,促进他们的审美判断力获得切实提升。

(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音乐教学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居于从属和被动地位,教师支配着整个课堂,不注重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造成课堂氛围极其沉闷,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因而教师难以取得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较低。将情感教育有效融入于音乐教学过程,音乐教师势必需要重视强化音乐课堂互动,让学生围绕具体的音乐作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关于音乐作品的个性化见解,并调动学生从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感受出发,展开生活化的联想,分享自身的情感经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得到还原,他们的音乐学习热情亦将被点燃,课堂参与度随之提升,音乐课堂氛围也将变得活跃起来。

(3)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音乐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消除负面情绪,让他们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和生活、以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及自己遭遇的挫折,充满自信地克服成长路上的障碍,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良好的情感,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

(4)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帮助。透过音乐教学,我们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道友谊的桥梁,从而帮助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增进感情,从而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策略

2.1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处在一种轻松的、宽松的氛围中,学生就会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老师根据学生的真实情感,就能够判断自己的教学效果,就会了解学生是否听懂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严肃,不敢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老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教学,为了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老师要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会真实地反应出自己的学习状况,如果遇到各种问题,就会毫无压力地和老师交流沟通,向老师反映,表达出自己对老师教学内容的厌恶与喜好,这时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向自己反映出来的情感进行教学,老师在分析自己教学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告诉老师他们不太喜欢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和老师反映他们不喜欢的教学环节时,老师应该在课后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2 培养审美情感

小学音乐教育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和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地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得更加悠扬、更加优美,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美的存在。其次,几乎在所有的小学音乐歌曲中都有美的元素,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歌曲不同的美,如时代美、地域美、风格美、性格美、民族美等等。学生在欣赏、学唱及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能力,为学生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

2.3 师生互动中的情感交流

在音乐课中,教师的情感无疑是影响学生情感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师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示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运动状态。当学生在教师的审美、诱导教育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调动起自己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也有助于提高歌唱学习的兴趣。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时,要求教授一首歌曲《领唱秧歌》,因为是一首陕北民歌,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很了解陕北民歌的特点。在教授之前,教师根据民歌的演唱方法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并配合一些打腰鼓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陕北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少学生就会在教师范唱的时候,跟着哼唱起来,在学唱的时候更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

2.4 借助文化歌曲,传承情感

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小学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为了发展小学生的文化传承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鉴赏、演唱等模式,能够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以歌曲《春晓》为例,教师借助唐诗《春晓》,首先让学生开始朗诵,熟悉的诗词以后,对于整首诗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接着利用多媒体去播放《春晓》歌曲,当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体会到配乐所传递出来的独特韵味,在组织学生讨论内心感受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发言,表述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借助钢钢琴来伴奏,学生演唱,通过合唱的形式呈现出来,突显出这首歌的内涵,当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按照他们的演唱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尽量利用长音、缓慢的形式歌唱,表现出“春天”这一主题。最后的合唱完成以后,组织学生分析歌曲中潜在的文化底蕴,理解《春晓》在传承文化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当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也认识到了诗词渗透到歌曲中,实际上就是传承文化的一种途径,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小学生的传承情感。

参考文献:

[1]周姝.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必要性

[2]陈木鑫.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中小学教育.2020

[3]陈霞.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素质教育.2019

[4]周胜彦.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分析.教育学文摘.2019

[5]李国英.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研究.教育学文摘.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