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高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林艳 杨萍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79


摘要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实施至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专业课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认识不足,思政元素挖掘缺乏,课程思政主体协同不够等问题,本文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意识培养,加强思政元素挖掘力度,加强思政主体协同等措施,提升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不足;对策;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协同机制研究”广东科技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和“质量工程”项目 (CQ2020098)和“对大学生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项目(GBB1318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一、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推广,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德育无所不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把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广泛传授给大学生,保证教育始终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为民族和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把稳航向。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众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但是这种重成绩轻道德的人才培养模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现今推行课程思政理念,重视大学生的德行培养,进行全程全方位德育,把育人和育才高度统一,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增长才干,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更有力保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二、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到全国高校推行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的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认识不足;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课程思政主体协同不足。

  1. 有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第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才是主要工作,专业课关系到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和就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承担;甚至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引领下,部分理工科教师轻视文科专业。第二,对部分青年教师而言做好本职工作的压力就非常大,如果再融入课程思政的任务,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年纪较大的教师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思政的适应能力没有年轻教师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强,这些都成为影响部分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限制性因素。

  1. 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德育的重任,挖掘专业课中隐藏的思政内容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但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这方面都深感吃力,专业课偏向求真,课程思政倾向于求善求美,在讲授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理工类专业教师,在思维方式上和文科有较大的不同,专业教师在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结合在一起比较难做到融合自如,有时缺乏流畅性,而且思政内融入生硬化碎片化,这其实只是单纯在形式上推广了课程思政,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德育收效甚微。

  1. 课程思政主体协同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当前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之间以及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彼此缺乏有效的沟通甚至不沟通,导致专业课教师不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他教师是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何和专业课知识结合讲授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采取何种讲授方式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保证德育可以渐进式发展不至断断续续或思政内容重复等;专业课在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和重难点内容,思政元素广度、深度与持久度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

三、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 增强课程思政意识

专业课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的意识,推动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第一,专业教师要提高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课程思政相关的文件、讲话和建设指导纲要。第二,学校层面要定期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思考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邀请实施课程思政优秀的本校教师或外校专家开系列讲座,将课程思政的产生、发展、理论基础、实践成果和国家政策等内容按照专题的形式将每一部分细化和深化,帮助专业课教师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第二,课程思政纳入教师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对思政多一些了解及认同,外在的压力和奖励可以增强课程思政意识。

  1. 深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领域,提升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迫在眉睫。第一,组织教师集体培训。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集合院系内各专业教师探讨和确定适合和最容易开展课程思政的专业课,从易到难从点到面逐步开展课程思政,增加教师的信心;其次集体研讨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案,设计和挖掘教学内容并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本专业发展史、创新史、专家人物中的价值观、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挖掘,能够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集体备课和相互分享经验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第二,组织教师外出研修。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方式方法和经验,学习其他高校教师挖掘的新内容,学习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内容的方法,帮助教师更快成长。第三,专业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提升自我的专业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1. 课程思政主体加强协作

2020 年 5 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这就更明确要通过协作格局促进课程思政各主体深度合作。第一,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一对一长期帮扶制度。这样比较容易解决合作流于形式的现象,专业教师可以获取思政课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学经验,可以接受思政课教师对重难点内容的答疑解惑,可以利用思政课教师开发和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内容,从而实现知识互补,解决各自为战对课程思政的损伤以及对大学生德育不到位的现象。第二,高校德育行政工作部门为专业课教师提供大学生思想心理动态。高校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在大学生思想和学习、就业动态的等方面,有较多的信息提供给专业课教师,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既可以帮助其减轻工作负担,也可以帮助其提升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各部门和教师形成协作格局,对实施课程思政意义深远。课程思政实施的对策方法还有很多,以上笔者粗浅探讨一二,望对提升育人效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6-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