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浅议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吴建杰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开发区中心小学 福建 莆田 351254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效的落实了学生数学素养的体现,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关键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贯彻与实施,数学老师要认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加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渗透,丰富教学的内容和素材,优化教学环境,从基础阶段正确启蒙并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对于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帮助小学生建立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国家教育部门对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小学数学老师作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启蒙者,解决数学问题的引领者,应注重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职能优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学习上正确的指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加以运用,这对于小学生综合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一、改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数学老师常常以自我为主导,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展开的,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理论知识,使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被动的接受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小学数学老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鼓励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能力的自主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对于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的记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以此来建立自信心并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工作效率,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虽然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在抽象能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3]。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引入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打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和距离,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已独特的见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极为重要的,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去超市购物如何结算,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我们实际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通过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巩固了旧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也认识到了解决问题能力对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在情境中互动教学,更容易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着的深刻理解。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数学老师控制课堂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对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分组,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分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产生集体责任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给予鼓励和支持,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及规律,进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积木带到课堂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动手搭积木并讨论在不同角度观察的形态。结合搭出不同形态的积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中互助,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应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类型和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思路、方法及规律,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总之,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求,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时期,落实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对助力学生逻辑思维的塑造和解决问题意识的提升有着关键的影响。数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着格外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结合教材内容,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综合教育的全面发展。老师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点,加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宝珍.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5):49.

[2]蔡廷茂.浅析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

[3]周美林.关注思维品质 渗透策略教学——谈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教师,2020(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