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初探

张瑞成

通州区运河小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目前,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课堂的实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学生的升学考试来说无足轻重,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重视;而在信息化的今天,从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面对学科重要但不重视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怎样在新课堂理念指导下,怎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方式,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 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在长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1、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层次性的特殊性。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决定了学习的特殊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上机则学不会,要多上机实践。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有 70% 的上机时间 (也就是每堂课至少要保证 28 分钟以上的上机操作时间)。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过多地演示教学存在着弊端, 因为过多的教师演示, 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前面提到的, 如果学生在教师演示过后的上机操作过程中只能记得教师演示操作的几步, 稍遇困难就会不知所措,然后教师还要对刚才讲过的步骤或问题, 重新进行讲解, 学生真正上机操作的时间很少。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强的要求。由于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等情况的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差异比其他学科更明显一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完成任务后“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法完成任务。好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感觉“太简单、太容易”,差的学生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2、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发展迅速,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但就学科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远远无法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是“副科”,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因而造成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对本学科的认识也处于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也无法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本学科教学当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也在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努力塑造自身的新角色,以符合教学实践的要求。

怎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有效学习方式。我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项措施。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情境一定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系统、科学地进行创设,重视在情境中获得体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寻根究底。

例如,我在讲“网页的制作”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一个含有上下滚动的字幕的网页,向学生提问,请问如何做上下滚动的字幕?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可是在动手后发现,现有的方法实现不了,他们会产生很大的好奇心,这时老师再给学生看一下制作好的上下滚动的字幕属性,学生会发现,方向左右都没选,这时他们非常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我说大家试试先在“普通”视图下制作一个从左向右运动的字幕,选中字幕后打开视图方式,观察视图下选中的一段代码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选中的代码中有他们熟悉的单词(方向)和(右边),这时老师适时提示学生,看看修改方向会出现什么效果?学生开始探究,尝试后发现通过修改代码可以改变字幕滚动的方向,这样上下滚动也就可以实现了。学生这时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但是他们也有疑问,这些代码到底是什么呢?这时老师再进行讲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利于教与学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挖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都有自己独到一面。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和欣赏学生,并从他们的认识成果中获得启发。在这一点上,以下教师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用欣赏的眼光来处理与学生的人际关系。该教师开展的学习主题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2-3页自我介绍的演示作品文稿,在小组内展示,最后在全班展示各组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以一种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态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的。巡视时发现学生作品的处理有不妥之处,教师总是平和地提示:”你做的不错,但如果这样去试一试,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某个作品出现了一些闪光点,他就与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对该学生表示赞扬和鼓励。若学生在操作上有误,也只是以建议的口吻引导学生纠正。在这种平和、友好的气氛下,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尊重、欣赏和信任他们。做一个欣赏学生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获得大胆尝试、改进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增加了对该学科的兴趣。

三、加强评价的导向作用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重教法轻学法等诸多不足,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以及在教学中满堂灌而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许多问题,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给学生积极、及时的评价也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增强勤奋工作的热情和信心,鼓励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借助于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教师应该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更注重和谐课堂的建设,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才可以尽情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充满个性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