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日根据地之冬学运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华北抗日根据地之冬学运动

邢建美

忻州市忻府区兰村初级中学校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冬学是北方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为了赢得群众支持,巩固政权建设,利用和改造了这一教育方式,形成了冬学运动,使其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中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的方式。冬学运动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开展,普遍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大量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干部人才,有效支持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冬学运动 华北抗日根据地 社会教育

“冬学”二字最早出现在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二十五《秋日郊居》第七首“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陆游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由此可见南宋就有所谓的冬学,只不过宋代的冬学是从十月到十二月,学习的内容也不过是些识字明理的书。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在继承传统冬学识字明理的基础上,使其发展为一种发动群众进行全民学习的教育运动。

一、原因

1.抗战教育的广泛宣传。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少有识之士就开始提倡国难教育。1937年陶行知发表了《全面抗战与教育》和《全面抗战与全面教育》的文章及演说,李公朴也发表了《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二人都对抗战教育予以大力宣传。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八条“抗日的教育政策”明确指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指出:“应该用全力来应付抗战,用教育来支持抗战。目前的抗战时规定一切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要听抗战的命令,这就叫做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文化教育应为抗日战争服务”的指导思想。那么冬学自然就成为了实施抗战教育的主要途径。

2.华北根据地民众的文化素质低下。华北根据地位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处于几省交界的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广大民众经常生活在贫困线上,根本没有条件供子女读书,更别说自己读书。据太(行)北区调查,抗战前,辽县、武乡、赞皇等十八个县的儿童入学率不及60%,教育基础更是薄弱,文盲占总人口的90%左右。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的宣传、贯彻和执行,而且便于敌人进行奴化教育,阻碍了抗日战争的进行。

3.冬学自身的优势。首先,冬学在华北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冬学最早出现于南宋一朝,至清末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农村中普遍的文化教育方式。其次,冬学适应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规律。北方的冬季农民一般无法正常务农,空闲时间居多。冬学在不影响农民正常耕作的前提下,利用冬季农民的空闲时间,给年长的失学成年、青年以受教育的机会。

二、特点

1.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冬学运动中,教学内容主要有文化教育、政治教育、科学知识和生产劳动教育、卫生教育。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政治课占30%,识字课占40%,常识课占15%,组织课占15%,唱歌不占上课时间。还有一些地区只上政治课,外加读报及根据地重要的法令和政策,识字只是在政治课中附带进行。同时,冬学所用的教材在编写上也紧密结合抗战形势,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方面。此外,冬学教师的选拔十分严格,政治素质成为首要条件。在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对于冬学运动的指示中就提到:“冬学的教师,应加以适当的任命和选择,必须是积极抗日、忠于民族的优秀分子”,而对于当地的私塾先生或知识分子也提出:“因为他们对抗战没有认识,最好能先加以训练。”

2.生产实践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第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华北根据地开展冬学运动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六种:揽子冬学、巡回冬学、流动冬学、家庭冬学、学习小组和小先生制。第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冬学的内容根据群众需要来确定,群众迫切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如群众要求能读报、看路条、信件,认识钞票,打算盘,开路条和便条,冬学就教这些东西。”第三、学用一致的教学目标。在冬学里,教员把抗战、生产、生活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员,或者请劳动模范、生产能手、战斗英雄同大家座谈,或者把一些有关的内容直接编入课本进行讲解。

3.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相结合。随着冬学运动的开展,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还专门开办了干部学校。如晋绥边区在冬学指示中就指明:“冬学的主要对象是劳动英雄、生产队长、变工组长、纺织组长、合作社积极分子、民兵及村干部等”。晋察冀边区不但提出了“不学习不是好干部”的口号,而且把学习的好坏作为鉴别干部的重要标准,进一步调动了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影响

1.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民众通过在冬学中接受教育,更深刻地理解了日军的罪恶,更多地了解了抗战形势、抗日的基本政策和任务,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抗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首先,冬学运动使民众掌握了一些政治词汇和抗战道理。如“日本要灭亡中国,我们必须持久抗战”、“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屈服不投降坚决斗争到底”的话语深入人心。其次,通过冬学运动,民众了解了抗战常识,掌握了一些战争的基本技术。许多民众学会了扔手榴弹、埋地雷、游击战术等抗战技能,形成了一种全民皆兵的状态,使敌人的扩张遭受重重阻碍。最后,通过冬学运动,抵制了敌人的奴化教育,强化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使广大民众树立了“国家至上”、“抗日高于一切”、“不做汉奸顺民”的思想,在思想文化上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2.农村社会风气的变革。首先,封建迷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一些根据地在开展冬学运动的过程中,向民众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开设妇女卫生常识课、助产训练班,对各种封建迷信组织进行揭露和斗争。其次,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妇女参加冬学在各根据地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晋察冀边区,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5月,全边区妇女参加冬学已有3500个,13万余名妇女入学,占全部学员的1/3。之后妇女还走向社会,参政议政,为抗日救国和边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最后,一些根据地的妇女在思想得到解放后,自动放弃了缠足的陋俗。

3..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华北根据地冬学运动中干部学校的开办,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文化和思想水平,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冬学运动结束后,大部分干部可以看懂报纸、写报告、发通知、做记录,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工作的民主作风明显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密切了党与民众的联系,有利于各项政策法令的贯彻执行和边区的巩固发展,而且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干部人才。

4.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冬学运动使广大根据地民众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冬学运动的逐步开展,大量的农民由“目不识丁”的愚昧状态变为“读书明理”的人。据统计在1939年的晋察冀边区,一般学员识字提高到300字左右,扫除文盲数占原文盲数的百分比在平山达76%,灵寿54%,井陉26%,新乐81%,盂县64%。

抗战时期,华北各根据地广泛开展的冬学运动,对边区的农村社会和普通民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学者苏泽龙在《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乡村社会》中所说:“根据地乡村开展的冬学所具有的意义不仅在于扫除文盲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其意义还在于农民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摆脱了旧习俗、旧文化的束缚,并自觉地将其行为纳入到新政权为他们规划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及文化模式中,而这一过程最终的结果表现为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

作者简介:邢建美(1987—今)女,汉族,中小学二级教师,山西忻州,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