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资考试融入药理学教学中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护资考试融入药理学教学中的路径研究

马兴博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一定程度上,药理学教学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护士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而就当前的药理学教学现状来看,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为促使学生能够适应护资考试,应当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护资考试的大纲和真题,从而提高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药理学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护资考试融入教学的有效路径,旨在推进药理教学的深化改革。

关键词:护资考试;药理学;教学路径


前言

药理学是执业护士必备的知识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考取护士资格的重要知识储备,而在当前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护资考试通过率的积极影响较小,其主要是对护资考试的重视程度和融合程度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相关教师应当在药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护资考试的教学融合,从而提高护资考试通过率,实现优秀护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1 药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1.1学习现状

在药理学教学中,由于其知识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繁多的药物名称和种类,而且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联较为密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药理学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对于中职、高职等院校学生而言,其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对于药理学与常规学科较大的知识基础跨度,很难适应。所以在实际的药理教学过程中,就会存在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护资考试融入的难度大幅提高[1]

1.2教学现状

药理学的教学现状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比较明显的表现有两大方面。

其一是药理学教师在理论授课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化,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一般来说,药理学教师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存在缺乏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知识的缺陷,从而就会导致教学内容大量偏重基础理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药理学与临床医学、护理技能之间的联系。并且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药理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方式,以教材为核心,孤立的讲解相关药物的机制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难以突出教学重点,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药理学知识利用能力,教学效果较差。

其二是药理学教材的适应性不强。当前很多学校所采用的药理学教材都比较滞后,内容上多以传统药理学模式为主,与护资考试有明显的脱节,不利于学生顺利通过护资考试。比如用药护理一项,其是护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执行医嘱等的常规性护理项目,基于观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对患者用药进行监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而在现用教材中,虽然增加了用药护理一项,但其内容的编排依旧相对零散和琐碎,知识内涵较少、不够全面和完善。就会导致学生对用药护理知识的掌握不全、技能掌握不足,不仅很难通过护资考试,而且也会影响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

2 护资考试融入药理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2.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药理学教学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为有效实现护资考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首先应当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充分优化理论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教材充当着药理学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以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工具,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从而保障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基于此,应当以护士岗位需求作为目标,将实际工作能力作为核心,重点将护资考试内容作为考核考察点,合理规划和编排药理学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深入剖析往年护资考试的大纲和真题,提取知识点,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比如将护资考试作为教学出发点,将护资考试大纲内容与教材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真题实践等学习和理解药理学知识点,逐渐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化执业护士,贴近临床,从而为护资考试提供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重点的药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是结合护资考试大纲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对一类药物进行讲解时,要重点讲解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法、不良反应和防治应对措施等,以青霉素为例,教师应对青霉素G进行全面、系统化的重点讲解,而对于半合成青霉素,则可以从分类、代表药、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突出教学内容重点。此外药理学教师还应当优化学生的用药护理学习,指导学生有效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更加熟练的实施用药护理,以便于进一步加强药理学与护理学之间的联系,为护资考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2 改善药理学教学方法

由于药理学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对于药物的种类、药名等难以记忆,并且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药理学教师应当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导入教学法和比较归纳教学法等。其中案例教学法即是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引进实际案例,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开展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抗生素时,教师可以举例某男性患者,年龄为28岁,在淋雨之后突发高烧、胸痛、咳嗽并伴有铁锈色痰,请问该患者可能患有哪种疾病?该首选何种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时该如何开展用药护理?教师通过临床实际案例来组织学生讨论青霉素的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防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导入教学法,药理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采取设置问题导入大、复习回顾导入或者事件导入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中心,调动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保障导入例子生动形象、语言简明合理,可以选用护资考试真题中的案例、事件等,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药理学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归纳法,即是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类药物的最经典、研究作为透彻的代表性药物进行重点讲解,再将其与同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化

[3]。比如学习解热镇痛抗炎药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阿司匹林作为学习重点,然后与其他药物进行对比,从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开展比较,最后归纳不同点,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网格化的学习记忆,提高教学实效性。

2.3 强化药理实验教学

药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通过强化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用药护理能力,在以往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缺少实验动物和实验用药等,其一直处于教学从属地位。但是其对学生的培育作用仍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能单纯的灌输理论知识,也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开展高效的药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为护资考试奠定实践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时代下,药理学教学为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当将护资考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真题的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药理学与护资考试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善药理学教学方法以及强化药理实验教学等路径,推进药理学教学深入改革,为护资考试奠定练好的药理学知识基础,提高护资考试通过率,培育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彦君,张秋华,刘兵.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0):776-778.

[2]牛彦辉,苗晓琦,王晓燕,焦娉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分析与药理学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80-81.

[3]冯丽霞.浅谈与护资考试相适应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57-58.


项目基金: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科研课题课题(2018JGY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