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美术教学策略初探

韩翠丹

广东省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均衡发展,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与启发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示,是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使其进入创造的境界,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尤其关键。在美术教学中,我运用实物、图片、范画、演示、讲授、故事、音乐,讨论、游戏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指导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提示,打开想象的思路,激发创造力的方法。

以新激趣,开启思路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对事物充满求知。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三原色》一课时,我首先做示范,将红,黄,蓝这三个原色分别装进三个透明的杯子里,然后在第四个透明杯子里倒入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这样就会调出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从未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很多不同的颜色,接着帮助他们寻找规律,知道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这调出的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由此可见,找准课堂切入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动学生互动、交流,犹如抓住事物的要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经历思维点燃和碰撞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了知识,在实践中得出了结论,就能把知识牢牢记住。

让学生学会评价,在“看”和“说”中参与

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表扬优秀作品的作者并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还会挑毛病。我还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缺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时提出要求和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干劲十足,适时地表扬他们,就会更努力。上课时我还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因为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有偏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所以二年级学生我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五年级下半学年开始,我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我进行适当的点拨,总结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创造,其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强。有一次,在评《蚂蚁的家》这幅画时,讨论得相当激烈。因为这位同学在所有的蚂蚁身上都画上了衣服。有穿裙子的,有穿西装的,有戴眼睛的,有戴帽子的。还在他们的窝里分出很多小洞,一个洞表示一间房,有门,有琐,有床,有柜,严然人类生活的缩影。有的学生说不行,“蚂蚁哪有穿衣服的”!有的学生说行,“漫画里就有”!各有各的说法。这时我肯定地说:“在美术这个领域里是可以这样表现的,就好比语文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将蚂蚁拟人化就更生动,活泼,但我也指出了画中的缺点,就是颜色过于沉闷,可以多用红,黄,蓝这些亮度高的颜色,这样整幅画就会更有生机。

缩短师生距离,沟通情感

我上课喜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用这种方式“接近”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上和情感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有时也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如:一些手工制作的范品,我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将该粘合的部位粘死,课堂上设一教学环节让学生上台来拆分,这样一来,学生对这零部件的记忆就更形象,并能注意组合时要小心的地方及步骤。最后我再加以概括总结,学生学起来思路就更清晰了。在传统教育中,以教育者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所以在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师评价激励中有效进行交流学习,不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去引领课堂教学,给学生造成有紧张感,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共同进步,起到教学互长的良好效果,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对他们的努力抱以肯定,更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进。所以当学生受挫时,慎用严厉的语气,少批评与嘲笑,别让他们的心理蒙受阴影,别让他们有“我真笨,我做不好”的想法。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话语,帮他们找出问题,引导他们自己解决,用表扬的方式去批评,如:“你的铅笔盒真漂亮,因为有小动物的图片在上面,你的画多画点小动物也会更漂亮。”或者“你的发夹颜色真漂亮,你画上的颜色像你发夹的颜色那样明亮就更好了。”只要进步一点,就要给予肯定;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在全班给予表扬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另外我在每间教室里设美术角展示课堂上的优秀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用直观的方式,把“奖”字印的盖在他们作品上,画得好的再加盖“奖”字印。他们就很有荣誉感,学起来更有积极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兴趣,又使学生巩固了难点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引导性评价和学生的新知得到巩固提升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