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微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微探

高洁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 重庆 401520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使得现代教育进入新的时期。由于中职院校教育侧重于培养实践型人才,重视专业课教育,对于英语教育有所忽视,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为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使得越来越多教师开始转向互联网教学新空间。本文将“互联网+”的认知作为切入点,对中职英语创新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微探。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前言: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中职院校属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为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与输送更多优秀的实践性人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英语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发挥的作用,纷纷投入到探索新方法的行列当中。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契机,将更多创新理念融入于日常教学当中,以达到提升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效果。

  1. 互联网+的认知

简而言之,“互联网+”指的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相互结合,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从深入化的角度运用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能够切实融入于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属于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特点,比如,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等,能够使互联网成为其他行业发展的驱动力。近几年,越来越多行业都开始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发展,教育也并不例外,使得现代教育进入到了“4.0时代”[1]。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体现出特殊性,但是并未完全取代,而是将传统教育作为着手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使得教学方法得以优化,以生本理念为导向,使得现代教育能够得以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策略

(一)建立中职英语微学习平台

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中职英语教师应该以创新理念为导向,建立英语微学习平台,针对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对教材内容予以解读和整合。教师还应该利用微信、QQ等软件建立群组,并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建立课前、课上与课后的完整学习链条,从而实现英语教学创新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Interests and hobbies”这一课时,可以将针对这节课的微视频上传于学习平台当中,供学生自主下载观看,进行预习,完成平台中的测试题,并将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与产生的学习问题反馈给教师,由教师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提高预习层次。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微平台中不同层次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构建翻转课堂,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勤于登录微平台,做好英语课程的复习。

  1. 搭建共享学习新模式

在“互联网+”与中职英语教育有机结合中,教师可以将开展共享学习新模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创新途径,基于生本理念,实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School life”这一课时,可以对学生实施分组,结合本单元的内容以及主题为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根据与校园相关的话题录制并剪辑视频,向其中融入英语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运用共享学习模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微视频,通过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实践任务的形式针对英语知识进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互相问答,使思维形成互相启发与碰撞。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开展共享学习新模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其英语综合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得“School life”的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1. 基于“互联网+”理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互联网+教育”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其具有将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教育特点,使得中职阶段的英语在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发生变化。这就使得立足“互联网+教育”理念非常重要[2]。因此,从中职院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互联网+”的内涵、教育价值以及特征形成正确认知,并能够形成“互联网+教育”理念,将其实际渗透于英语教育当中。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优化英语教学资源的管理方式。在多区域、多维度的教学资源空间当中合理选择与共享英语教学资源,建立针对于英语教育的资源库。另外,教师应该善于整合与运用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运用教学设备将英语知识以直观化和生动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拓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英语知识,以达到提升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

  1. 拓展英语教学空间落实多元化评价

中职英语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英语教学空间,建立课内与课外教学衔接,更好的将学生带入到英语知识的世界当中,从而在不同层次的信息化情境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并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客观的角度借助教学评价对学生予以辅导,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3]。例如,教师讲解到“Travel”这一课时,可以将“Travel”作为中心,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对教学空间予以延伸。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几个方面的教学评价工作,作为教师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各个方面的教学评价内容予以整合,从而形成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结论: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发展使得中职院校英语教学进入新时期,提高了教学方式的丰富程度。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该建立中职英语微学习平台;搭建共享学习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理念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英语教学空间落实多元化评价。通过本文对中职英语创新教学策略展开的一系列微探,希望能为优化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史文芹.“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应对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5):99-100.

[2]马希丽.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09):169.

[3]李姗.“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