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潘振荣

黄平县重安镇第二小学 贵州省黔东南州 556109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学科对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育技能、体育认知和体育道德,这就反映了体育学科的性质,也体现了体育学科的作用。小学体育学习不是以知识技能学习为核心,而是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注意小学思维品质和身体素养的培养。通过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体育习惯。

关键词:素质培养;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身体素质的提升,健康体魄的养成是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功能,还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心态。体育教学当中呈现的努力拼搏、团结合作、体育价值等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体育学科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1转变观念,重视体育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这主要是因为之前的体育成绩不纳入学生的考核之中。直到现在很多家长还是认为体育课程,尤其是小学体育课程就是以娱乐为主,间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学生体育课表现好坏无所谓。家长对体育学科的不正确认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又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影响。因而,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向学生传输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向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首先,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白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其次学校应该给与体育学科足够的尊重,将体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体育教学提供较为充足的课时,完善的体育教学道具。学校要向全体师生传递体育学科的地位,激发教师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当然学校也要通过各种家校互动,来向家长传递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家长观念。

2完善自我,提升能力

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对体育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传统观念对体育学科存在的偏见,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探索。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教学姿势,能够指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体育教师还应该不断努力,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学习其他体育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体育教学不仅包括体育技能和体育动作,还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在学习体育动作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文化强化对学生的体育熏陶。体育动作不仅是要求身体协调,柔韧性高,更要与文化相结合,知识面更加广泛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更有吸引力。体育教师掌握的体育文化,会成为提升教学能力的软实力,拉近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距离。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3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体育学科的学习不是闷头苦学,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结合。小学体育项目主要包括,长跑、短跑、跳高、跳远、接力赛等,很多教师在这些项目的教学中,只是局限于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通过模仿教师动作,达到教学目的。动作教学固然需要模仿,但是一味的进行模仿而不知道学习这项技能的意义,那么学生是不能掌握这门技能的。因而,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教学项目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思考这门项目学习的目的与学习的原理。

例如,在短跑教学当中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即“现在开展警察抓小偷游戏,谁跑得最快谁就能当警察”,这就激发了学生短跑的动力。很多学生长大的梦想就是当警察,教师将当警察的条件设置成跑得快,这就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了奋斗的种子,学生会想方设法提升奔跑速度。同时还可以在长跑当中创设“物资运输”的情景,让学生将长跑当作是物资运输。“你们都是小战士,现在前线打仗需要用奔跑的方式运送物资,谁跑得最快谁就能运送更多的物资”,通过正面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忍耐力,让学生坚持跑到终点。

4组织比赛,提升素质

体育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在素质教育目标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体育教学一般是以室外活动的形式来呈现,比起教室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体育学习大多是体育动作、体育技巧和体能的训练,学生可操作课可思考的空间更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对学生打分,这种打分代表着一种以素质教学为导向的评价。当然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要注意负荷的适宜性,既要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又不能让学生在锻炼当中受伤。

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比赛,通过体育比赛锻炼学生的各项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如通过长跑来锻炼学生的心理韧性,提高心理承受力;通过跳远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思考跳远的技巧,从而取得好成绩;可以通过篮球和足球比赛,锻炼学生的体育品德,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比赛心态。学生在各类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会思考如何取得比赛的胜利,也会思考如何争取团队的和谐,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思维品质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5注重体育品质教育

体育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不是体育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么简单,而是要将品德教学融入体育教学之中。良好的品德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根基,品德学习是小学各个学科培养的共同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法。因而小学体育要注重品质教学,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例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让学生通过观看奥运会、NBA等体育赛事,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热爱祖国的情怀;通过体育规则教学,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在比赛当中不犯规;通过运动会设立的对抗赛事,让学生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争取比赛胜利同时也能坦然面对失败。相比较体育技能来说,体育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良好体育品质的培养与素质教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结论

总之,小学生素质培养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密切相关,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则需要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精力。首先教师、学校以及家庭要重视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创设良好环境;其次体育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和教学能力;再次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项目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现实情景,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知,提高体育技能。最后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品质教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心态。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健身知识技能满足学生参与、健身体育活动的需要,从中获得运动乐趣,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桂悦.培养体育锻炼意识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健康发展[J].华夏教师,2019(32):83-84.


[2]刘平辉.基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策略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9(09):44-45.


[3]杜长宏,王怡元.体育游戏功能的多维性探索——基于“小学体育兴趣化”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