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好故事 思政大课堂--连云港优质文化资源融入本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港城好故事 思政大课堂 --连云港优质文化资源融入本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杨文革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要:如何使丰富的地域优秀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同向同行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连云港市各高校根据市情、区情、校情,挖掘各校校史文化资源,设计更“真实”的实践教学项目、整合连云港市本土资源,设计更“接地气”的实践项目、借助连云港市红色资源,设计更“鲜活”的实践项目,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连云港 优质文化资源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新时期思政课面临新挑战,既要求有课堂教学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又要求有实践教学的巩固和提高;既要求有理论教学的阐释力和传播力,也要有实践教学的指导力和自觉践行力,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校层次、生源状况设计实践主题、确定实践方向、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如何使丰富的地域优秀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同向同行等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将成为一项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问题。连云港市各高校根据市情、区情、校情,整合学校及地方的实践教学资源,将学校资源、连云港市的红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企业资源等进行统一规范整合,挖掘出积极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精神、外化行动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知情合一”“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教师遴选实践教学主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突出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寻找实践资源和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寻求解决问题方案,使学生收获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更有趣味。因此,实践教学是破解思政课教学主要问题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起着关键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了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质

由于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选题和活动进行精心指导,使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进行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产生真正的获得感。同时,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实践调查的学生,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专业地讨论,向其他学生传授更多的社会知识信息,最终使得整个班级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实践教学的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思政课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说话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锻炼和提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质。

二、连云港优质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挖掘各校校史文化资源,设计更“真实”的实践教学项目

大学校史是对大学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风气和校园精神的直接体现,它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每一所高校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校园文化及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校友。而校史文化中所彰显出的思想理念、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等,对于师生的观念塑造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与启迪作用,是对本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充分挖掘利用那些曾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校史文化资源尤其红色校史,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主题,有助于本校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本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的存在,形成一种更为“真实”、更为亲近的印象。校园环境、建筑、人文景观等则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以有形的景观陶冶无形的精神, 使生活、学习在其中的大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感染和启示。如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众多优秀学子及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像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口海岸专家陈吉余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著名教育家刘百川教授,还有大同楼、百川大道、恒源路、问渔桥等这些鲜活的校史文化资源,都成为本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资源。依据这些丰富的校史文化资源设计实践项目使学生既了解了本校历史,增强了爱校情怀,也使本校独特的校史文化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整合连云港市本土资源,设计更“接地气”的实践项目

每一所高校所在城市都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在能源、医药、化工等产业集聚的建设成果,这些都是思政课最好的实践教学资源。思政课实践项目设计要整合好当地的各种本土资源,确定实践教学方案。同时要贯彻“强化社会实践育人”之精神,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等方式,遴选具有典型要素特质和优秀教育禀赋的地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将其打造为实践教学基地,如本土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模范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等主题教育基地。如连云港市赣榆税务局“爱心妈妈”团队、港城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雷锋车、连云港首全国道德模范方敬、江苏承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经济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及康缘、恒瑞、豪森、正大天晴一大批医药骨干企业、江苏连云港自贸区、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连云港市赣榆西棘荡村、丝路小镇、水晶小镇等,已经引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由于这些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素材和实践教学基地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地方民族特色,因而更具可感性、可信性特点,更能促使大学生理念、意识、价值观等的形成,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加“接地气”。

(三)借助连云港市红色资源,设计更“鲜活”的实践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地方红色文化蕴藏于各类红色文化遗迹当中,是一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存在,也是本土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内涵和价值,要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真正感知到、触摸到本地历史,这样的实践项目才更“鲜活”,才能把抽象的思想教育在可知可感可信的具体事物中实现。连云港市除拥有抗日山烈士陵园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外,还拥有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海州地区早期党组织活动基地、灌南县烈士陵园等 12处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20来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县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通过参观连云港市这些红色资源,能直观地感受连云港地区的人们为了民族解放和祖国建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不朽精神,更从中领悟信仰的力量,并借助气氛的渲染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激励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提升他们为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担当意识。

新时期,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把地域优秀文化资源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研究成为高校探索的新方向。连云港市各高校不断挖掘和发挥港城优秀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将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融合,由此能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这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慧. 陕西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 陕西教育,202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2021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地域优秀文化资源在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连云港为例,批准号:20LKT206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