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探幽诗味流淌——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曲径探幽诗味流淌——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王正菊 1 字建清 2

1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中心完小 ,云南 大理 672605 2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中心学校 ,云南 大理 672605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往往被学生视为难度最大、最难理解的部分。这种印象的产生,是由于古诗词中的文化背景错综复杂、古诗词中的文字简练却有丰富的内涵,

学生解读往往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本文为了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含蓄凝练的语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为之赞叹。可以说探究这块瑰宝,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感以及审美水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 巧设导引,打开想象之门

课堂是听觉、视觉、触觉及思维的互动场域。小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增长的关键期,但其认知方式以 无意注意为主,特别是面对古诗,因其语言表达简 省,常常会影响学生对古诗的主动学习。如果教师能 巧妙设计主问题,再以若干分支问题导引,使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与教师同步,必然有助于学生走进古诗意境。精彩的问题设置往往能为学生提供一根可以顺之探寻诗词之美的纽带。教师要利用好这根纽带,为所有学生创造即兴发言的机会,使之顺利开始学习新课。这是古诗教学导入的惯例,也是可以创新增趣的途径。

  1. 多重诵读,巧入欣赏之窗

学诗唯百读方能得之。每次教学古诗,教师都应设计明确的诵读学习目标,这是导向问题,更是趣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在每次诵读中都能有所得,且能更深入地品析古诗,这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基础。知人论诗,展开初读。所谓“知人论诗”,即分析古诗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古诗进行品读。这种品读往往是了解诗人身世、情感后的朗读,对于学生初步抓住诗人的写作意图很有作用。

三、渗透诗词背景,奠定情感基础

由于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述方式十分细腻且含蓄,这对绝大多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十分大的挑战。为了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成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也为了降低

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难度,教师在教学古诗词阅读和学习之前,可以通过先给学生渗透诗词创作背景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感知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的基础上再审视和

品味古诗,强化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在诗词背景的渗透后,学生对古诗中

的情感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流传千古的古诗词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极尽文字中的情感元素去表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进而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意识到古诗词中情感的丰富性。

四、提供情境表象,培养美的感知

古诗词最迷人的魅力便体现在其中所富含的美感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文字的形式虽然不能直接呈现古诗中美好的意境,但是在文字的编撰和演绎中却能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感知空间。当读者拥有较强的文字赏识能力、文字解读能力和感知能力时,古诗词的魅力也就流淌在字里行间中,洋溢在读者的思维和想象中。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现代审美元素虽已走进学生的视野,对古代诗人笔下的情境中的审美元素却无从感知。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提供可辅助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教学资源,促成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直观化教学情境呈现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降低学生对古诗词带来的陌生感,让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辅助感知,

以此引入的方式展开新的一节课的授课。随着教师向学生呈现的情境资源逐步丰富,学生

的审美能力也能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对其进行演绎思考,能跨越时空的界限,从诗人创作的背景出发,从诗人所作古诗词的场景出发,去感知、聆听、体验、欣赏。最终,学生从古诗词的创作中体验到美好的情感,感知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五、演绎古诗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要尊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要尊重学生对古诗词的不同理解方式,不以唯一的答案和标准要求学生,而是秉承着尊重学

生的个人理解和解读为原则,释放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空间,促进学生古诗词学习活力的释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破除学科壁垒,让古诗词教学有更加多样的形式展现其丰富的思想

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这诗中所勾勒塑造的意境作为重要的情感和思想引导性资源,辅助学生认识了诗人描绘的情境之后,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之演绎出来。在绘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古诗本身,将古诗中所提及的情境绘制出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诗人所处的景象中未被呈现在古诗中的内容也通过绘画的形式予以展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演绎和想象的过程,便是学生自主生成、自主思考的过程,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诗的不同理解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受学生个体差异性影响的。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方式的教学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古诗词教学成效的提升。

六、积累意境资源,培养古诗情感

在古诗教学中,有大量代表着诗人情感的意境,这种物品所展现的情感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已经成为某种情感的象征。例如:柳树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看作是离别时人们依依不

舍的情感的象征,这种象征着“留”的情感为古诗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比如:一些古诗词中常见的“月”被看作是相思的寄托,古诗词中的月亮以“千里共婵娟”这一首古诗

词为代表,寄托了身处异地的诗人和思念的对方之间的相思之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此类意境资源的积累辅助学生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古诗词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的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也将随之得以有效培养。

七、结语

景寓诗中,情寓景中,教师可通过精彩的问题设 置,重视圈点评注在古诗学习中的作用,及时关注学生学习古诗时的情感反应,主动调整策略,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要适当拓展延伸,以扩大学生古诗学习的覆盖面,让古诗学习变得既有厚度,又有广度。

参考文献:

[1]鲁华锋.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举隅[J]. 语文建设,2019(18):19-22

[2]朱延巧. 古诗教学新“四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新方略[J]. 小学教学研究,2019(18):43-45

[3]张达志.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名师在线 ,2020(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