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策略

管燕强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宜兴 214206

摘要:随着我国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岗位竞争逐渐变得越来越激烈。社会也对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中职生带来了诸多压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专注于学习书本中的知识,面对应试教育,还要学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中职体育教育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渗透;心理教育;策略

前言:体育课的推行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行,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中职阶段的学生处于习惯的养成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磨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一、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独立个性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之一。俗话说:“教育不能缺少爱,没有爱的教育就像一棵缺少太阳、水、肥料的枯树。”爱就像教育的灵魂,是其核心所在,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进一步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正确对待学生,注重方式方法,才能塑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学生的爱,其产生的爱可能会超乎常人想象,创造出巨大的能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法抉择的,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对任何学生有偏见,不管长的丑俊、成绩好坏、性格调皮,都要毫无怨言的包容接纳,让学生感受到其温暖,并且轻松愉快的融入到班级集体中。

著名教育学家李希贵曾说过:“蹲下来和学生讲话。”其含义就是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对话,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适度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减少学生对于教师的恐惧感和疏远感,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效率提高。首先,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的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对待,与学生之间倾心交谈,才能建立尊重关爱的和谐关系。其次,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某位学生成绩好,在学生发生争论时就偏袒他,公平公正的处理此次事件,还要学会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促使学生在自信心的推动下能够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内心里真心实意的认可教师。最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彼此之间要学会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对学生要求一体化,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共同沟通,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话可讲、有话能言,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唤醒体育精神,让学生找回状态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融入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教学还需回到其根本,心理健康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是锦上添花,如果一味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体育课程的根本作用和目标所在,体育课程就会失去其原本的价值。换言之,脱离了体育活动教学的体育课堂是不完整、不适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回到体育课程的教学本身,利用心理教育激发学生领悟体育精神和运动精神,服务于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从而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之处。从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并从中挖掘出与体育活动中相适配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精神,再到体育运动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这一个环节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过程。

例如,在跑步运动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同时掌握短跑、长跑的发力、技巧等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跑步过程中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学生们往往在短跑中存在爆发力不足、起跑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存在畏惧心理等问题;在长跑中存在跑步动作不规范、耐力不足、存在抵触心理等问题。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自身的能力、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引导和激励,从而使其在跑步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三、融入挫折教育,锻炼学生身心意识

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承受的锻炼程度也不同,身体训练所能承受的极限也不一样。体育教师需要了解各个同学的身体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达到适度教育和挫折教育的目的,否则一旦体育锻炼超出了锻炼强度就会变得适得其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身体素质检测,了解学生的身体身体适应强度。

例如让学生尽其所能跑八百米,跑的时间越短越好,并对成绩好的学生做出丰厚的奖励,以此刺激学生认真的进行素质检测。然后观察每个学生跑完八百米后的身体状况,将那些不能承受锻炼强度的学生单独罗列出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时,适当减轻这类学生的训练强度,选择适合这类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状况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任课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团体,然后分布一个任务让团队一起完成。比如,教师让学生在10秒之内跑过五十米,并且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必须全部通过,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没有通过考验,那么实行连带责任,全组学生重新开始完成,并且对于那些抱怨小组成员的学生,对其进行单独的教育批评,培养其集体意识。这样给学生施加压力,让学生明白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并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让学生明白面对挫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不连累同伴。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体育课程中,既是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更是为了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从而做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课程进步的教学策略调整。

参考文献:

[1]方强.论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拳击与格斗,2020,(8):35.

[2]张利生.对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1):118-120.

[3]朵志茂.论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商情,2020,(11):245.

[4]张崇莉.中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数码设计(上),2019,(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