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看图讲述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开展 看图讲述活动,促进 幼儿思维发展

叶佳 邓文彬

四川省 德阳外国语学校幼儿园 618000

摘要:看图描述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不断创新呢?对此,本文将结合看图讲述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看图讲述活动,提高教师提问的能力,以促进幼儿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看图讲述;语言与思维发展;策略

在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组织与开展了大量的看图讲述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高其创新的能力。看图讲述法以图片为载体,图片中的内容和情节是固定的,在反复的讲述活动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那么怎样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呢?我们研究了传统的看图讲述模式,发现大都是教师问幼儿回答,幼儿间缺少互动,大部分幼儿在活动中发言不积极,讲述时也存在词汇缺乏、语句不完整等情况。为此,我们尝试对传统“一问一答”式的模式进行突破创新,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实现“一问多答”,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最终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真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一、运用丰富的提问类型,激起幼儿表达与想象的兴趣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设计丰富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视角、多个层次、多条途径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们给出多个答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发散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遇到事情时产生灵活变通的态度,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所以,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设计具有发散特点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想象并得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独创性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起他们探究的热情,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一)进行描述性提问,引导幼儿用优美、形象的描述性语言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对画面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会提出诸如“画面里这个是什么”“这个事物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脸上有什么表情”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要求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描述人物、景物等。如在讲述《你好!》的小熊系列绘本时,教师会出示绘本图片,并请孩子们认真观察一下,在此基础上要求孩子们进行描述:“画面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呢?”等。通过上述讲述能让孩子们了解插图中的内容。在讲述“美丽的春天”这张图片时,孩子们会说:“这片叶子长得多像一条小船。”“松树从春到冬都不落叶,看上去真像一顶尖尖的大帽子。”上述内容是孩子们描述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二)设计具有综合判断功能的提问,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讲述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会带领孩子们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做出一些综合性的判断,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有条理地讲述图片上的内容,让故事更具有逻辑性。如“这是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是什么关系”“画面中显示的是什么天气”这些问题都需要孩子们在看图以后做出综合判断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讲述《鼠小弟的小背心》这个故事时,我们让孩子们先观察有谁、在哪里、在干什么,最后怎样了,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三)设计分析性的提问,促进幼儿由表及里地表达

有些插图故事情节需要一定的分析与推理才能讲述明白,此时教师就要在展示图片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是什么原因呢”“他是怎么知道的,你来说一说吧”等,在教师的追问中,孩子们不断地做出分析、推想与判断,从而实现有依据的讲述。如在讲述《鼠小弟的小背心》时,当讲到鼠小弟哭着离开时,孩子们会在分析前面几张图片的基础上告诉我们:“是因为它的朋友们把背心穿大了。他的小背心不好看了。”

(四)提问要启发想象,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通常要利用创编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因此我们的提问就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如“还有哪些内容没有画出来呢”“摔倒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前是什么样的”“这个像什么”,等等,孩子们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就要发挥联想与想象,从而实现创编,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发展。如在讲述《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当看到图片中狐狸踩到了钉耙上,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狐狸踩到钉耙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样孩子们就会发挥想象进行创编了。

二、设计多个提问角度,拓展幼儿的思维

(一)根据图片内容的特点,从时间和地点等视角提出问题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选择的图片有时在地点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此时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就要从地点这个角度设计问题,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如在讲述《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故事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提问小鼹鼠到底是在什么地方钻出来的,草原、沙漠、平地、田野……孩子们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这对于调动他们的思维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又如有的图片中的故事对发生的时间没有要求,此时我们就可以从时间这个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幼儿想象。如《鼠小弟的小背心》中并没有说什么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星期六早晨,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时候”“暑假里的一天”“过生日的时候”,等等。

(二)从事情发生的原因出发,设计具有想象性的问题

无论是哪件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而且其想象的空间很大。如在讲述《野兽国》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主人公屋子里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变化?引导孩子们寻找原因,大家发挥想象力,有的会说:“是因为主人公太想玩野兽国的游戏了,所以这些森林就出现了,大海就出现了。”有的则会说:“是因为他妈妈不让他玩游戏,所以他想离开妈妈跑到野兽国去,这时他就把去野兽国的路变了出来。”

(三)站在心理活动的视角,引导幼儿不断想象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看不到的,孩子们只有认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做出推测,有时还可以根据人物的语言来推测其心理活动,这些都为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创造了机会。如在《彩虹色的花》看图讲述活动中,在讲到彩虹色的花帮助小动物之前,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猜一猜彩虹色的花是怎么想的,如:雨下得这样大,它得多冷呀!我还是给它一片花瓣吧!

(四)让图片中的人物“动”起来,激发幼儿想象

看图讲述中的图片是静态的,那么我们可以让图片“动”起来,以此来激发幼儿想象的兴趣。如讲述《谁的做法好》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想象小猫是怎样使劲敲门的,如“小猫攥紧拳头使劲敲”“小猫紧咬牙齿,双手使劲敲门”“小猫睁大眼睛、身体向前用尽全力去敲门”……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图片内容及语言,并寻找让人物“动”起来的语句和故事情节,以引导孩子们不断想象。

幼儿时期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其语言与思维快速发展。看图讲述是幼儿语言教育中常用的活动形式之一,符合幼儿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有效开展看图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促进其情感发展,等等。本文是对近年来开展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的经验总结,希望为相关教育实践带来实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谭敏霞.浅谈小班看图讲述的指导策略——以《小鸭找朋友》为例.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1):79-81.

[2]黄秋玲.在语言活动中如何指导看图讲述.人生十六七,2017(1Z):7.

[3]陈利平,巴姆.看图讲述中的巧提问,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7):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