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寻找分享的快乐——培养小班幼儿尝试分享的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帮孩子寻找分享的快乐——培养小班幼儿尝试分享的行动研究

陈兰

福清市融西幼儿园 350300

【摘要】分享意识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给孩子多提供各种分享的机会,孩子通过游戏体验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分享行为的种子才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分享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之后,渐渐建立起来分享意识。

【关键词】尝试分享、分享行为、方案的实施

【问题的发现】

平时有些家长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让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不肯给别的小朋友分好吃的东西,就说自己的孩子太自私了。求助老师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又一次班上的区域活动时间,我正在美工区指导孩子,这时科学区里就传来了一阵争吵,文杰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接龙卡,我要一个人玩。”佳乐和奕铭一起抓住装接龙卡的盘子不放:“我也要玩。”我听到声音马上过来把他们争抢的情景拍摄下来,等到区域结束讲评环节时批评了这几个孩子争抢的行为。最近在班上除了争抢玩具,也天天上演争抢椅子的事情。尽管抢椅子、抢玩具是幼儿园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但是每次这样争抢就这样简单阻止有用吗?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处理?

【问题的分析】

我对这样的事情进行了反思: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我们是不是老犯操之过急的毛病?是先了解缘由,还是直接这样简单地批评责备?这样简单的处理能解决抢东西的行为吗?如何让孩子从争抢中去吸取有益的教训?这样经过反思,我分析孩子争抢接龙卡的可能缘由:一是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新增玩具,因而争抢新增玩具的状况时有产生。二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家里的小霸王,占有欲十足,只要是自己喜爱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到了小班下学期的幼儿知道争抢不好是因为老师要求不能争抢,幼儿还没真正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所以每当幼儿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别人拿走时,情感冲动会促使其出现动手去抢的情况。

【问题的解决】

一、对策与方案

《幼儿园纲要》小班社会领域中强调幼儿喜欢和小伙伴共同游戏;初步学习与小伙伴分享玩具和图书。因此,小班开始培养孩子学着尝试分享,并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解决该问题应该遵循以下两个点:1.教师尽量减少简单的说教,批评,应该做一个中间者、支持者、示范者,多给孩子尝试自己解决的方式。2.在一日生活中,应该通过轮流或交换或分享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体验到与小伙伴分享的快乐。于是我在实践中希望通过以下方案的实施,让小班的幼儿学习尝试分享。

  1. 细心观察,个别谈心。

  2. 集中教育,集体讨论。

  3. 以身示范,情感体验。

  1. 方案的实施

第一步:细心观察,个别谈心。

通过省级骨干教师这两期的集中研修,让我学习到:平时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合的支持。于是我告诉自己平时要更细心观察孩子的活动表现,利用午间接待时间,寻找机会与经常争抢椅子、玩具的文杰、佳乐谈心,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在这种友好平等的聊天中,文杰和佳乐明白了自己行为的不对,知道好东西要与同伴分享,有了这样的意识就是个良好的开端。但孩子年龄小,自己喜爱的东西不可能每次都让给他人,就是成人都很难以做到。这阶段孩子就是需要通过学习模仿、尝试轮流、学习等待或交换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第二步:集中教育,集体讨论。

模仿学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在集中活动中特地安排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尝试分享》,观看动画片“分享的快乐”后问孩子:“黄古力两次分享,他的心情有什么不同?”总结出第一次黄古力没分享,当他看到别人分享时他很羡慕也很孤独;第二次他分享了,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友谊,他感到特别开心。再抛给孩子一个问题:“如果黄古力不分享可以吗?”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不急于当天给孩子一个答案,我们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给孩子做道德评价。

在集中活动分享玩具的环节,我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孩子讨论:“你们刚才玩开不开心?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去抢?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怎么做比较好?”最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小结:大家一起玩;我们轮流玩;交换玩。

第三步:以身示范,情感体验。
爱模仿是小班幼儿最明显的年龄特点。一日生活中,老师要为孩子做好分享的榜样, 比如,教师示范“什么叫分享?”老师带来自己制作的雪花酥送给小朋友和其他老师一起吃,告诉孩子“这就叫做分享”。问问孩子,你们吃到陈老师做的雪花酥心里感觉怎么样?在这样的真实生活情境中体验到与老师分享的快乐。

再比如:在班上开展分享玩具活动,每个孩子带一个最爱的玩具,允许他们自己独自玩或分享玩。老师榜样示范:“郑文杰,我能玩一下你的小汽车吗?”“可以。”“谢谢你借给我,我好开心。”让孩子真实地看到体验到想玩别人的玩具,得到别人同意的方法,并且保护好玩具。

除了玩具分享会,我们还开展了美食分享会、图书分享会。就是给孩子创设分享的机会让幼儿经常带一些自己的玩具或图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在户外活动中也会有意识让孩子去找朋友两人轮流玩“进球”、小组玩“开车”等等让孩子在日常各项活动中学习分享的方法。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的榜样示范同样重要,平时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而是家长自己做好分享的示范,“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镜子。”有时孩子愿意把好吃的东西跟家长分享,或把好玩的玩具递到家长手里希望家长陪他一起玩。这些都是分享行为的萌芽,家长应该及时表扬鼓励。家长和孩子享受美好的亲子游戏时光,是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最好方式。所以分享意识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共同努力。

【研究反思】

孩子分享意识的培养是需要经历长期持续的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身的分享让别人得到快乐,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这样的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真正建立了健康的分享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 李季湄.《幼儿工作者的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