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3

浅谈小班幼儿绘本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

王姝娟

温州市龙湾区第十六幼儿园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幼儿园绘本教学对开拓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审美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小班幼儿具有注意力时间短、具体形象思维等年龄特点,在该阶段进行绘本教学时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阐述了在该阶段进行绘本教学时,宜采用“大小兼用”的方式,通过大图小图、大讲小讲、大想小想、大演小演等新策略,激发小班幼儿对绘本的兴 趣,从而更好地理解绘本所蕴含的魅力,体验早期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

小班 绘本教学 大小兼用 新策略

有些教师对小班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存在以下几点误区:一是教师纯粹以故事朗诵者的身份,给孩子们读完绘本故事就结束了活动,不启发、不点拨、不指导,使绘本教学失去意义。二是急功近利,教师为了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 育,始终以提问的方式贯穿绘本教学,让孩子对绘本阅读失去兴趣。三是教师把绘本教学活动当做单一的集体教学活动来完成,而不是一个延续性的的过程,活动结束了就完成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小班幼儿真正感受到绘本的魅力、品味到其中的内涵呢?我在小班绘本教学实践中探索积累了几点“大小兼用”的新策略,让小班绘本教学活动更加精彩。

一、大图小图,图出兴趣

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形式,能使静态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幼儿创设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优化了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有效介入,能触动小班幼儿的感官,从而带来了绘本阅读的乐趣体验。

(一)大图——组合图片的有效呈现

大图指的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绘本相关内容组合呈现。很多绘本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但是由于绘本在呈现方式上只能截取故事中的一个画面,使得绘本的故事进程有了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引起小班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理解的情况。而多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它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和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全 面、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

例如在绘本《爸爸的手影戏》教学中,绘本描绘了爸爸用手影戏这个独特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我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多媒体,将绘本中多个手影戏的画面组合成连贯的长图,吸引幼儿的眼球,并让孩子们用手来模仿各个手势,体验其中的快乐。又如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原文是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的,故事的同一角色有小时候和长大后两种形态,因为我在小班进行该绘本教学时,将原来的画面顺序用多媒体做了调整,变倒叙为顺序,并以组图的形式呈现兔奶奶的六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变化,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孩子们一目了然各角色在不同画面的位置。这种运用多媒体,将多图组合成“大图”的方式是一种归纳,一种把绘本简易化的归 纳,也是绘本的另一种读图形式。

(二)小图——图片细节的有效把握

绘本在很多小的细节交代了故事发展的线索。在让幼儿观看图片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即所谓的“小图”。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1.局部呈现法---如在在绘本《是谁藏起来了》教学中,我把每页动物的典型特征进行局部呈现,让幼儿通过观察并判断,从而掌握各个动物的主要特征。同时,在这个教学中,孩子们也在“捉迷藏”中体验到了绘本阅读的有趣。

2.细节放大法---主要用于突出环境或主角。如在绘本《藏在哪里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发现了松鼠的大尾巴、兔子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鸭子的小脚蹼等,那怎样将幼儿的正确猜想呈现出来呢?以小松鼠为例,我在制作ppt时就将画面中的大尾巴进行超链接处理,点击尾巴,就会放大呈现出小松鼠的整体形象,从而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与喜悦

感。

(三)大小结合——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

多媒体技术既能呈现“大图”,也能截取“小图”,这两者既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有效结合。具体的运用方式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以及老师的教学需要而定,另外对声、形、光、色进行处理,以动画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绘本内容也是很好的方式。动画将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画面,使得小班幼儿更乐意参与到绘本的教学课堂中来。

二、大讲小讲,讲出精彩

在小班的绘本教学实践中,运用“大讲与小讲”适宜结合的方式,能让幼儿在“讲”中感受绘本的魅力。

(一)大讲——完整讲述、提升欣赏

大讲即完整讲述。一个绘本教学活动,完整讲述在课堂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促进教学。

1.录音讲述

在一节活动中如果都是老师的讲述,孩子们容易出现听觉疲劳。适当地用录音讲述,会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角色较多的绘本,录音中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声线,使得绘本的演绎更加精彩,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倾听。比如绘本《三只小猪》,录音中旁白、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大灰狼的音色都是不同的,孩子们在欣赏录音讲述时,就会在脑海中呈现出不同人物的角色与故事画面。

2.师幼共讲

完整讲述中并不是老师的独角戏,也可以是师幼的共同讲述。在孩子们理解过故事之后, 参与到完整讲述中来,会让课堂更加生动精彩。以《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为例,在教学的后面环节,老师就可以只讲述故事旁白,孩子们讲述鼠小弟心里的话“如果我会爬树(有翅膀、能长长的脖子……),那该多好呀”。

(二)小讲——有效提问、升华内容

小讲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幼儿进行回答,从而帮助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我在绘本教学实践中,一般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来提升小讲的有效性。

1.回忆性讲述

教师通过回忆式提问引导讲述故事情节,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与讲述能力。如在绘本

《彩虹色的花》教学中,教师提问“彩虹色的花有哪些颜色?彩虹色的花把花瓣送给了谁?” 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能将自己认真倾听到的东西通过自己组织的语言讲述出来。

2.理解性讲述

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启发幼儿思考。如在绘本《彩虹色的 花》教学中,教师提问“彩虹色的花为什么要将花瓣送给别人呢?”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表述。

3.开放性讲述

教师通过开放式提问,能让幼儿发散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如在绘本《彩虹色的花》教学中,教师提问:“春天到了,彩虹色的花又长出了新的花瓣,你觉得它还会去帮助谁呢?”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想象,讲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大小结合——丰富文本、完整欣赏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启发幼儿在原有绘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想象,丰富文本内容,再通过原有内容与拓展内容的整合,提升了完整欣赏的高度与广度。如在进行绘本《小老鼠学画 画》教学中,通过提问“小老鼠用红色(蓝色、黄色……)颜料画了什么?红色(蓝色、黄 色……)颜料还可以画出什么呢?”,从而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知道的各色物 品,再与绘本中已有的物品相结合,完整讲述,丰富了绘本原有的画面,让绘本教学更加精 彩。

三、大想小想,想出故事

在小班绘本教学中适宜地进行“大想与小想”结合,让幼儿尝试创编,能开辟出绘本教学的另一个天地。

(一)大想——结合内容、尝试创编

大想就是对整个绘本进行创编,这往往会在讲述绘本的开始或结束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设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开拓思维,发展想象,使绘本展现出一个新的故事, 即所谓的“大想” 。

1.故事前的大想。在故事讲述前,教师先介绍主要人物或某一现象,孩子们没有受到中心内容的干扰,从而发散思维,讲述自己的猜想。例如在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教学中,我出示鼠小弟之前的背心和鼠小弟之后的背心,提问“小背心怎么了?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让孩子们通过猜测并讲述,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故事后的大想。绘本教学活动结尾处,孩子们对绘本内容已然了解,对创编可能就更有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在故事的结尾处留一个悬念,让幼儿顺着思路把故事编完。比如绘本

《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故事内容为要是你给小老鼠吃饼干,他就会要杯牛奶,等你给他牛奶,他就会问你要根吸管,吃完喝完了,他还会要块餐巾,他还要照镜子。。。。。。还要讲个故事给他听。这样一个具有连带色彩效应的有趣故事,就可以问孩子们:“如果给他讲了故事,他之后还可能会要干什么呢?”每个孩子几乎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象编进了故事,让这个故事更加有趣精彩。

(二)小想——积极引导、激发想像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不能磨灭孩子们的灵感,应让绘本丰富的画面来支持孩子们的想像力的发展。小想就是对绘本中的某一个画面进行想像。比如绘本《逃家小兔》,整本绘本是运用黑白钢笔画结合文字与彩色画面无文字两种方式表现画面的,比如当小兔子说:“如果你来追 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这两个黑白画面是分别在两个页码上的,但紧随其后的两页是合二为一的全景式的横长彩色跨页,并且没有对白,只有一幅色彩浓烈的想象的画面。教师就可以先出示彩色画面,引导幼儿想象小兔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在通过视觉冲击,把孩子们的想象力拓展到一个无限的空间。

(三)大小结合——智慧支持、启发想象

孩子们天生就是幻想家,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乐于想象、善于现象。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相比,集图像和颜色于一身的绘本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是发展幼儿想象力不可缺少的书籍形式,而教师则需要在其中起到支持者与引导者的作用。老师需要根据不同绘本的特点,通过多不同的方式方法,用自己的智慧启发幼儿去想象。这样, 孩子们的想象就会由无意想象往有意想象、创造性想象发展。

四、大演小演,演出情感

“大演和小演”结合的方式,能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角色表演或再创造表演。

(一)大演——引领仿演、融境于情

大演即为情境表演,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的表演形式。小班的孩子喜欢会动的事物,把绘本中的情境用可视的情境表演,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三只小猪》的绘本教学中,邀

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演绎绘本,小班幼儿观看表演,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二)小演——自主表演、寄演于乐

小演即孩子的自主性表演,包括游戏表演和区角表演。在这里孩子们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把绘本表现得独具匠心。

1.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小班的绘本教学中,游戏的加入会让孩子们更喜欢这个教学活动,同时也感受到绘本带来的另一种愉悦。如在绘本《谁藏起来了》教学的最后部分,就可以加入了游戏“捉迷藏”,动静结合的方式让课堂更灵动。

2.区角表演。区角表演是绘本教学的一个延伸,在表演区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演绎绘本故事。如绘本《小兔乖乖》有着清晰明了的故事情节,并且有孩子们喜爱的角色,孩子们就可以在区角中自主选择角色、表演道具,自发进行表演,教师也可以作为表演者(扮演兔妈

妈),参与到其中。

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的,我们将进一步寻找适合幼儿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探索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巧娟.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2011(03).

[2]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