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王燕 彭秋晏

云南新昆华医院 , 云南省 昆明市 650301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流行趋势,老年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自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出以来,我国对其做了大量研究与探索,与之相应的养老结构也逐渐出行,在经营与发展期间,该养老模式的不足开始显现,这些不足达到制约了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发展制约因素展开研究,旨在为后期完善该模式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制约因素

引言

根据我国民政部数据统计显示,至2020年我国预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至2025年将超过3亿,并且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行列[1]。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伴随的是社会负担的加重,如何给这一群体养老成为社会性的关键问题。基于此社会需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逐渐形成,该模式完善后将会极大程度的解决当今存在的社会性的养老问题[2]。但该养老模式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限定了其发展前景。为了推动该模式的体系发展完善,现就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总结分析制约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 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性

  1. 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也占据了当今社会人口的大比例,并且该比例还在不断增大,这部人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必须依靠家中的中青年抚养,对于大多家庭老说,老年人的赡养问题都是大问题,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一个人要赡养两个老人甚至更多,组成家庭之后,男女双方的老年人更多,其养老压力巨大。为了降低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压力,补足当今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重养轻医”缺陷,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成为必然,并且经过试验能够实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目标。

  1. 能够节约医疗资源

人的年龄增长不仅意味着长寿,老年体弱,免疫力也急剧降低,随之而来的疾病发生情况也会越来越多,社会的医疗资源很大一部分都被投入老年人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其生存概率[3]。但随着时间增长,这样的医疗负担会不断加重,不仅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发展来说。为了给更多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社会发展的医疗需求,必须依靠充足的医疗资源,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正好能够将“医和养”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节约医疗资源的养老目标。

  1. 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中青年作为主要社会劳动力存在,是社会生产和发展主体,几乎所有社会性活动都依靠这部分群体而开展,其存在的重要性的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要降低他们养老的负担,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之能够更加专注于工作,专注于社会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只有构建出完善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就能够加快经济和科技发展,达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因素探讨

  1. 配套政策不完善

自人口老龄化问题存在以来,有关于老年人的健康医疗保障制度纷纷出台,但符合当前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的“医”与“养”相结合养老模式的制度与条例还未有明确标准,例如机构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收费标准、法律关系等等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法律规定,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大道限定了该模式的发展[4]。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快进度完善与该养老模式配套的政策,增强政府机构对该模式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和政策的支持来带动该模式的发展完善,逐渐消除制约该模式发展在政府支持不足的问题。此外,要明确各管理部门在该养老模式的管理权限,在多头管理中也能够使政府的扶持政策顺利落实。

  1. 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虽多,但机构内的专业护理人员紧缺,且流失率较高,而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大半属于自理能力若或丧失自理能力的类型,因此,机构内的养老服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工作量多且强度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平均一位护理人员要兼顾7-8位老年人的护理,在有限的精力下要保证每位老年人的健康和舒适,可想而知其承受的压力之重,这也是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5]。这种情况下,医养结合服务供需失衡,成为了制约医养结合服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必须要加强对这类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后经过考核合格后方方可上岗,增加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并且提高该行业的待遇,使其劳动价值与所得相匹配,降低护理人员的流失率,逐渐使医养结合服务的供需达到平衡。

  1. 养老服务不成熟

现今我国大多的养老机构都只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其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甚至于根本不具备医疗服务能力,内部并未设置专门的医疗服务设施,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也很少。即便受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影响,增加了医疗服务,但大多都仅仅流于表面,其实际服务能力任然较弱,整体养老服务质量较差,而不成熟的养老服务也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6]。对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落实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措施,切实的设置相关医疗服务设施,将“医”和“养”真正结合起来,提高综合养老服务质量,使老年人在机构内真正得到照顾与看护,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完善奠定服务基础。

  1. 总结

综上,我国的医养结合模式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政策的支持,构建完善的“医”和“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雪超, 魏强. 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8, 016(001):72-75.

  2. 夏天慧, 范玲.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 护理研究, 2018, 32(11):1691-1693.

  3. 马田, 王斌全, 王磊,等.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016(002):192-193.

  4. 孔银焕, 闫雪, 穆彬彬,等.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25(6):740-744.

  5. 谯京京.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进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17(08):126-126.

  6. 方鹏骞, 陈江芸.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问题与展望[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12):9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