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价值研究

陈蕾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


摘要目的体会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手术室2019.3-2020.4内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管理)和观察组(43例,风险意识管理),观察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高,且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4.6%,明显比对照组22.5%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管理模式,建议采纳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手术室属于医院重要科室,同时也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科室,只因手术室具备“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特征,加之手术属于应激源,在手术操作的影响下,患者应激反应增加、儿茶酚胺升高,而若护理措施不当,极易诱发诸多不良事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引发护患纠纷。可见,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至关重要[1]。为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价值,特将我院手术室2019.3-2020.4内83例患者纳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手术室2019.3-2020.4内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8-70岁,均值(44.50±21.23)岁。观察组(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9-70岁,均值(44.26±21.45)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严格按照科室各项制度开展工作,做好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风险意识管理:(1)风险意识培训:对手术室护士定期开展风险意识培训,内含手术室风险因素知识等内容,组织护士定期观摩和学习,以季度为单位开展考核,全面提升其自身风险管理意识。(2)术前管理:术前要求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详细了解病例资料(术式,时间、特殊情况),严格且详细核对患者资料;及时开展沟通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担忧、惧怕等情绪。(3)术中管理:全程陪伴患者,通过语言沟通来有效减轻其内心压力;协助患者取合适手术体位,充分暴露术区,对非暴露机体做好隐私保护,强化压疮管理,及时查看受压部位具体情况,避免出现异常。严密监测呼吸、心律、体温等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避免发生术中低体温。强化器械、敷料的清点工作,密切关注医生实际操作情况,做好配合工作,及时对器械、敷料进行清点,避免将手术残留物遗漏在患者体内;强化合理用药风险管理,遵医嘱严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4)术后风险管理:严格以手术室规定将手术病理组织放于标本袋并粘贴标签,在有效时间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处理各类医疗垃圾,避免污染事件发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异常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从护理技能、护理文书、服务态度、总体质量四方面进行,单项分值0-25分,评分高,护理质量好[2]

不良事件发生率:从错用药物、电刀灼伤、异物遗留三方面进行对比[3]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护理质量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技能、护理文书等各指标评分较高,P<0.05。见表1。

表1:护理质量

组别

护理技能(分)

护理文书(分)

服务态度(分)

总体质量(分)

观察组(n=43)

20.31±3.53

21.20±3.11

21.12±3.13

21.45±3.00

对照组(n=40)

16.25±2.22

17.42±2.12

15.47±2.20

17.69±2.52

t

9.2515

8.4512

5.3659

9.5510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错用药物1例,电刀灼伤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4.6%,明显比对照组22.5%的发生率低。P<0.05。见表2。

表1:不良事件发生率

组别

错用药物

电刀灼伤

异物遗留

总发生率(n,%)

对照组(n=40)

5

3

1

9(22.5)

观察组(n=43)

1

1

0

2(4.6)

x2

--

--

--

5.7425

P

--

--

-

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临床抢救危重病患提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致使手术室治疗人数明显增加,无形中加大了手术室工作量。而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极易导致手术室护理工作出现安全隐患,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由此可见,为确保手术室工作顺利开展,需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开展规范的护理管理模式,旨在提高手术疗效并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风险意识管理模式具体是指:根据患者实际发病特点,分析手术室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开展预防干预,旨在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意识管理,不仅可对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规范,还能强化护理人员自身操作技能,从而整体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4]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较高,且经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4.6%,明显比对照组22.5%的发生率低。P<0.05。证实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意识管理价值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雪梨,胡朝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的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626-2627.

[2]张雪艳,牛玉平,赫静艳.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3):27-28,31.

[3]蒋英,盖文菊,高秋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及其有效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06-2708.

[4]林艳芬,陈静,袁芳.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3):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