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真情萦绕笔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怎样让真情萦绕笔尖

马 晓 燕

乌鲁木齐市第 116小学

怎 样 让 真 情 萦 绕 笔 尖



[内容提要]: 习作课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怎样使学生产生习作的兴趣,这是小学习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会写作,这样才能表达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关 键 词]: 兴 趣 观 察 训 练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习作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习作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映,最先在习作中露出蛛丝马迹。可是,当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文不对题的、三言两语的、龙腾凤舞的,甚至还有求人代劳的,可以说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蔽之,就是厌倦作文。
我们有不少教师认为习作是练出来的,只有勤练多写,习作水平才会提高。我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安排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等。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但没有什么提高反而越写越枯燥。什么原因呢?无疑是兴趣,学生对以上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其实,勤练多写并没有什么错误,关键在于怎样练、怎样写。如果仅靠上面所提的枯燥的几种练法和写法,恐怕学生迟早会写不下去或养成事事应付的恶习。因为那样的练和那样的写,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要我写”的状态中,学生个体主观上并无写作欲望。由此可见,只有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才能真正地起到写和练的实效性。
为了转变学生在习作中长期所处的被动地位,三年级的学期,我在班里成立了一个“小小记者团”。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是记者团的小记者。为了给学生创设情境,也是为了把活动搞得更加规范,我们在教室的墙上设计了一个新闻发布栏。栏内有每一位小记者的照片、职务、姓名及发稿栏。既然每一位同学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小记者,那么,他就要履行记者职责——在他的发稿栏内发表自己的文章。文章内容不限,可以写景、写事、写物或是写自己采访的新闻报道。我们的口号语是“新闻满眼过,看谁能捕获”!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小记者”都能燃起写作的热火,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每月评出“优秀记者”两名,主要是奖励发表文章又多又好的“记者”,同时还要评出两名“进步记者”,主要是针对那些写作基础差、写作水平低的“记者”。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记者”的同学职务可变为“高级记者”,连续两次被评为“进步记者”的同学职务可变为“未来高级记者”。
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氛围、一种机制,我发现同学们一天天在变化。他们更加注意留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了,他们的采访行动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班里一名叫杨海超的学生,平时写作文总是三言两语、欲说无言。作文条理性很差。他最先采访了我校的郭校长,了解了为什么学校不组织春游的原因,回来后就写出了一篇非常有条理、有说服力的报道。在报道中他罗列了郭校长所谈的不组织学生春游的几点原因以及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文章写得可谓有理有据、有叙有议。相信照这样练习下去,他的写作水平还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当然,其他同学也都不甘示弱,被他们采访的人有学校领导、老师、大队干部、普通同学、社会人士……他们关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学校的未来规划、教师的育人观念、学生的学习方法……一篇篇来源于生活,耕耘于笔下的优秀作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作文教学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在这一系列个人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会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其它能力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观察,就是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对自己周围事物产生知觉活动,也可以看成是他们体验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办法时就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他对任何事都会很感兴趣,这时让他做一件自己平时不愿意做或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会表现得十分认真、出色。小学生容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被关注事物上。他们会产生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念头,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细心观察,如:看、听、闻、尝、摸、想……从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我们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以实现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写出有特色的习作的教学目的。

如在组织学生完成习作《校园一角》时,在布置观察作业前,我问学生:“你喜欢咱们学校的校园吗?你认为校园的哪一角最吸引你?” 因为学生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朝夕相处,所以很容易激起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校园的情感,于是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语文课,给学生们充分观察校园的时间,然后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次观察的结果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出人意料。有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的办

公室最吸引人,因为在那里辛勤工作的老师将一批批合格毕业生送入中学;有的学生认为操场上的参天青松最感动人,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它们总是挺直胸膛,体现出刚强不屈的顽强作风;有的学生发现校园中的紫藤架最美丽,尤其是到了初夏时节,在满眼浓浓的绿色中挂着一串串类似于紫葡萄的花,好似一幅色彩艳丽的水粉画……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在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时几乎说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物。望着满满一黑板的汇报内容,不仅是老师,甚至连学生自己也难以相信他们眼中的校园居然这么美。这无疑是学生们的愉快心情促使他们产生兴趣,进行细致观察的结果。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开辟用武之地。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灵活训练,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它固然有着许多的优点,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但长期如此,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表达,学生很难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训练方法多式化,使之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我在平日的教学中,力求做到灵活训练,时常让学生多写放胆文。如寒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习作,假期中的见闻、感受、参加的活动、新人趣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只要有中心、有内容,文句通畅就行。就算是统一命题作文,我也力求做到命题新颖,富有情趣,面广量小,适合学生的口味,迎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同时命多道题,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备的作文材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此外,还有一些补充式命题、图象式命题、即兴式命题等。有时,我还让学生通过给老师写信谈心,写读书笔记、观后感,写日记、周记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贴得更紧,更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要说的意思,使他们的真情可以通过笔尖尽情地表达出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学生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对习作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使真情在习作中渗透,习作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我们有心,在习作课上以习作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那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此外,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得到的爱国情、责任感、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会成就一颗颗善良的心,一份份真挚的情,萦绕笔尖!


参考资料:

王本陆 〈〈时代挑战与教学问题〉〉 〈〈中国教育报〉〉2004/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