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张卿 杨磊 张言坤

1. 安丘市景芝镇临浯学校 对外汉语 262116 2. 安丘市景芝镇临浯学校 体育教育 262116 3.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学校 体育教育 262116


摘要:在中小学管理中,心理调控是一项关键内容。良好的心理调控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效率,也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对中小学管理具有非凡的意义。虽然近年来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备受关注,但在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心理调控的应用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明确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中小学生与教职工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提高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

关键词:心理调控;中小学管理;有效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心理调控也成为中小学管理中的热门话题。中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职工的心理也需要进行必要疏导,在追求素质教育的当下,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更应该关注中小学生与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快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推广步伐,成为当下首要的教学工作。下面我们就针对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策略分析。

  1. 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推行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中小学在管理中对心理调控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都不够。首先,从意识层面来讲,很多中小学的管理层没有深刻意识到心理调控对学校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往往只重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疏于对学生和教职工开展心理调控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有失偏颇,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状态,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校的管理质量。其次,意识层面的缺失导致管理执行力的不足,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合理、科学、创新的管理措施和调控方式,进而降低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第二,多数中小学在管理中应用心理调控时,都忽视了心理调控形式的普及性与合理性。比如,大部分中小学都将学生的心理调控和教职工的心理调控划分开来,两者各自开来,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加大了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阻力,也无法收获理想的管理效果,这就是缺乏合理性的体现。再比如,一些中小学在管理中应用心理调控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但是具体到实际的管理内容上,又过于空泛、缺乏普及性,不但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也让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趋向片面化发展[1]

  1. 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 明确管理目标,建立创新的调控模式

想要提高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确管理目标,建立合理、创新的调控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中小学管理来说,学生和教职工是心理调控的主体对象。因此,中小学在开展心理调控的管理工作时,应该紧密围绕着学生和教职工,将他们设置为管理目标,同时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他们量身打造科学的调控模式,使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体系中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大幅度增强中小学管理质量。从具体的策略实施办法来说,首先,学校应该将对教职工的心理调控工作提上管理日程,在教职工管理体系中纳入心理调控的相关内容,结合心理调控对已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心理测试和考评,针对考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解决,进而提升教职工整体的心理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有关心理调控的实践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聘请心理专家到学校开办心理讲座,组织教职工参与心理减压活动,通过专家的心理辅导和多样化的文娱活动,引导教职工释放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使教职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心理素质的强化,助力自身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还应该将管理工作的重心落到学生的心理调控上,将学生的心理调控与教职工的心理调控紧密结合起来,两者相互渗透,方能收获较为满意的管理效果。比如,学校可以鼓励教职工带领学生经常开展关于心理调控的主体班会、文艺汇演活动,在趣味横生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收获快乐的活动体验的同时,也能养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不断强化心理素质,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更加饱满的热情,不仅标志着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终身发展也具有非凡的意义[2]

  1. 营造和谐氛围,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

氛围对中小学管理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完善的交流机制对于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也不可或缺。基于此,中小学在管理中执行心理调控时,应该着眼于和谐氛围的营造,充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作用,同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健全的交流机制,全方位对学生和教职工实行心理调控管理,多角度提升心理调控的应用有效性。首先,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和多媒体屏幕,张贴心理健康知识、滚动播放积极向上的名家格言,为学生和教职工创造良好的校园风尚,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素养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越。其次,学校还应该建立全面立体的交流机制,使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获得有效的沟通,不但可以显著提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成效,也能促进心理调控的多元化应用。比如,在新媒体遍地开花的风口之下,学校应该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建立有关心理调控的新媒体交流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抖音公众号等等,每天在平台上发布教育知识以及有助于心理疏导的优质内容,学生、教职工、家长都可以关注公众账号,并在平台上进行自主交流、发表内在观点,不但可以让中小学管理工作迈向崭新的台阶,也能让心理调控的交流机制得到全面完善,还能扩大心理调控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长效应用。

  1. 强化理论指导,提高调控对象的心理意识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中小学在管理中应用心理调控时,除了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在思想层面提高调控对象的心理意识,为心理调控的有效应用打造稳固的基石。比如,在对教职工进行理论指导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职工参与心理学培训,提高教职工的理论素养,使教职工能够以超强的心理素质和执教能力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压力,进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更好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时,各中小学可以将心理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从理论知识输出入手,建设学生的心理意识,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论认知能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养,也能让后续开展的心理调控实践活动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成理想的管理目标[3]

总结

综上所述,心理调控不仅是中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明确心理调控在校园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针对弊端采取科学的解决手段,明确管理目标,优化陈旧的调控模式,建立健全的交流机制,加强心理调控理论指导,全方位提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性,从而实现心理调控在教学领域的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倩.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04):192-193.

[2]琚琤.寻找平衡点 营造和谐情——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纪律调控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3):26-28.

[3]王献玲.心理调控在中小学行政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08(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