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识

侯爱莲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山西 晋中 031100

摘要目前,文言文已涉及到幼小初高和大学的课程中,尤其是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文言文篇目直接增加至72篇,除了已有的一些经典古代文章之外,又增加了许多古代巨作,比如《老子》《史记》等经典巨作。文言文教学涉及广度比较广,而且文言文对于现代使用白话文的我们,也产生了一定的时代距离感。文言文教学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大意义,也关系到学生通过古代文化加深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意识;语文学科

引言

目前初中文言文特殊用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学生的特殊用字翻译能力、文言文理解能力都有待提升。教师也急需探索特殊用字教学新方法。本文聚焦于初中特殊用字教学,针对初中特殊用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的剖析当前特殊用字教学困难的原因;寻找提高学生特殊用字翻译能力的途径;试图探索教师特殊用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有助于初中特殊用字教学改革和实践,打破传统靠死记硬背的方式翻译特殊用字的学习模式,帮助一线教师探索出特殊用字教学高效便捷的新方法。

1 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剖析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课堂气氛沉闷是常态,老师照本宣科讲解字词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用法等知识点,翻译全文,分析艺术表现手法等等;学生坐在下面听,大部分兴趣寥寥,提不起精神。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不顺,文言文教学越来越成为中职师生共同的痛。面对文言文教学这个中职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必须深入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中职文言文教学难究竟难在哪里?首先难在学生没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客体(即学习内容)没有兴趣,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很困难。学生为什么没兴趣?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认为,一是经过中考分流到中职的学生,一般古文基础比较差,文言文从理解文章意思开始就有难度,更别说文言文的内涵主旨和艺术表现形式了。二是大部分学生认为“之乎者也”的学习距离现实生活太远,高职考文言文分值占比不高,要拿到高分要花大力气,性价比不高;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更是认为文言文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处不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畏难,因感觉没用,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很吃力。

2 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意识

2.1 加强对文言文课本的精神解读

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言文文本,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内部蕴含的思想精神,学生才能够逐渐内化于心中,提高自身国学素养。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论语》之中,蕴含众多知识以及思想等,由于《论语》内容比较繁杂,仅仅让学生自己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帮助学生解读文言文课本之中所蕴含的国学精神,为学生整合处理各个体现孔子国学思想的主张,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重在强调学生在学习之时,要及时复习,通过复习加深其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收获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国学经典《论语》的奥秘,寻找与学生心灵以及实际生活相契合的桥梁,即: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2 诵读涵泳与语感融合

诵读是将文言文文本所记录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文字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与阅读教学的本质不期而遇,因此诵读能更好地了解与欣赏古文。当下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读”的重要性,如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就说过“还我琅琅读书声”,在高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读”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这种“读”更多时候更加偏重于形式,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读,还要注意与语感相结合,要“虚心涵泳”不仅要知其意,还要明其含义。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不仅要读、要学,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思考。

2.3 依托作者,发掘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中国古代文人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华夏文化传承,文人是核心”,且其文化影响多体现在其对于世界的态度以及人生价值追求上。而其对于世界的态度与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多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作者是重要的古代大家、名家的文言文,教师要以作者为依托并结合其生平经历,带领学生品味其世界观、价值观,发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当教师带领学生体会到陶渊明用文字构建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内心情怀时,教师便可以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为学生介绍陶渊明,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五十多年后东晋灭亡,刘宋建立,为南朝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家道艰辛,陶渊明“投耒去学仕”,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的十三年间,他曾四次入世做官,最后一次当县令,仅仅当了八十多天。教师要带领学生领会陶渊明入世做官,是由于家道艰难、生活艰辛,出世归隐是由于社会动乱、官场黑暗、人心复杂,便可以使学生理解陶渊明对于黑暗官场的厌恶,对于悠闲生活以及心灵自由的追求。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了解陶渊明,品悟其身上所体现的归隐文化。

2.4 运用研究性学习,提升理解能力

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较低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忽视了学习字词以及理解文章时所产生的困难,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进而也没有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学习策略。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研究的问题,进而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学习策略。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还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提升自己对文言文字词与文言文情感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文言文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而且还继承了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认识和思想精神。因此,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信息化的时代,快餐文化很受欢迎,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习文言文经典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发展美育最丰富的资源、最基本的根基,要做到在审美中育人、在育人中审美,在审美中成长、在成长中审美。

参考文献

[1]魏嘉慧,毛萍钰,郝文晴.探究章法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5):188-189.

[2]吴牡丹.刍议优化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05).

[3]王俊铃.要学点音韵学常识———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古汉语修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