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亦可雕也 ——樟树根变形记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3

朽木亦可雕也 ——樟树根变形记案例

陈梅蓉

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三联小学 322124

内容摘要:我们校园曾有一株百年老樟树,后来不幸枯萎。围绕这棵老樟树,我们开展了“献计献策,拯救垂危老樟树”、“变废为宝,枯树根的遐想”、“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亦可雕也”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这棵枯萎的大樟树最终变成了校园茶室里精致高雅的茶桌、茶几。

关键词:樟树 根雕 茶几 变废为宝 综合实践

  1. 研究背景

“大翼擎天入云霄,樟香飘过万里遥。树荫千载凉春夏,诗颂青神灵气高。”樟树是南方一种常见的树种。我校地处偏远的乡村,校园里有一座小山坡,长着许多树,曾经有一棵百年大樟树,它高达粗壮,引人注目。那灰色的树干三四个人才能把它抱住,枝叶也很茂盛,像一把巨大的绿伞,笼罩山坡,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可是有一天,科学老师带着五一班学生去小山坡樟树旁做树皮拓片实验时,一位学生突然惊声大呼:“老师,快看,樟树叶子变黄了!”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大樟树,只见一些树枝上原本翠绿的树叶,有的开始发黄,有的已经枯萎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时正是初夏时节,理应是樟树抽芽长叶的最佳时间,怎么会枯萎呢?于是围绕这棵百年大樟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1. 研究目的

1.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和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通过开展设计根雕、观摩根雕制作等活动,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4.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根雕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

5.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艺术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有耐心、有毅力的优良品质。

  1. 研究方法

  1. 观察记录法: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得出结论。

  2. 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3. 实践操作法: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探索,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 调查访问法:向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相关知识。

  1.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献计献策,拯救垂危大樟树

针对大樟树枝叶不断出现枯萎的现象,五一班开展了“拯救垂危大樟树,我来支一招”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初始,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几个任务:一、连续观察樟树的变化,并详细记录下来。二、一个星期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一星期的观察所得为依据,探讨分析樟树叶枯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一星期的观察记录、探索研究,在讨论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发现新长的树叶都是嫩绿的,可是过几天就枯萎了。可能是因为夏天天气热,枝干太多,树叶太密,水分供应不足,所以枯萎了。我们可以给大树多浇水,试试看。”有的说:“樟树那么大,所需要的养分肯定很多,是不是小山坡上的土壤不够肥沃,导致营养缺乏?我们可以给大树施肥。”有的说:“我们在樟树根旁边发现了白蚁,书上说老树容易被白蚁等虫子所侵害,使树根腐烂。会不会这棵樟树的树根被白蚁侵害腐烂了?”他的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担忧:如果真的树根腐烂的话,施再多的肥料,浇再多的水都输送不到枝叶上。怎么办呢?老师适时对大家说:“你们刚才的分析都有道理,至于是因为缺水还是缺养料,甚至是白蚁把树根弄烂了,我们要试了才知道。”于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修理了樟树上的枯枝败叶,清理了樟树边上的杂草,给樟树施了肥,并在旁边放了杀白蚁的药。不仅定期浇水,为了避免强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还给樟树做了遮阴工作。大家满怀期望,希望樟树叶不再枯萎下去。可是事与愿违,樟树叶还是不断地变黄,茂密的枝叶渐渐地稀疏了……

大家围绕着枯萎的樟树,急得不得了。“人生病的时候,可以打吊瓶,不知树生病了能不能打吊瓶?”一位同学突发奇想道。不料另一位同学立马附和:“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前几天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看见过,有些地方给刚移植的树木挂营养液。如果我们也给大树挂营养液,也许这棵大树就有救了!”“那我们向校长建议请人来给大树打吊瓶吧!”在同学们的建议下,学校请来了园林专家为大树诊治。专家经过诊治,在樟树干上挂上了一种叫做“施它活”的营养液。“打了吊瓶后,这棵树能活过来吗?”一位同学期待地问着。专家说:“这可说不来,这棵树已经到了衰老的年纪,加上树根可能已经腐朽,挂吊瓶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再说,树木的荣枯也是自然规律。”虽然专家说樟树活过来的可能性不大,但大家还是寄希望于营养液能让枯木逢春。

可是,正向专家所说的,树木的荣枯是大自然的规律,走过几百个春秋,衰老和死亡成了它生命历程中最后的归途。不管我们怎么努力,这棵百年老树在今年春天再也长不出一片新叶。枯萎的树冠仿佛一座骨架,悲凉地竖立在山坡上……

尽管这次拯救樟树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但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樟树的生长习性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掌握了更多的植物专业知识,可谓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变废为宝,枯树根的遐想

在农村,山上的枯树根基本上被农民拿来当柴烧。以往山坡上一些枯木也被附近农民拖去当柴烧。可是这么粗壮的樟树根如果劈掉当柴烧,太可惜了。能不能变废为宝,让枯树根体现新的价值?于是一次关于“如何让枯树根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来。老师带领学生来到被挖掘出来的樟树根边,让学生就如何变废为宝,进行设计和畅想。同学们围绕在大樟树根周围,一边观察,一边畅想,还时不时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意见。

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树干部分这么粗壮,可以做成门和桌子,树桩部分可以做成凳子。”有的说:“树根的根须都很粗,可以做成一些小棍子。”一个同学说:“这个大树根看上去像一只巨大的雄鹰,我们可以请木雕师傅帮忙做成雄鹰根雕,放在中央广场上,作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标志。”“我赞成把树根做成根雕,但不是雄鹰根雕,因为它只有观赏性,没有实用性。既然变废为宝,就要把它变成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有实用价值的根雕?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在木雕城里看到过一些茶几,就是用树根雕刻成的,非常的漂亮。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树根雕刻成茶几,又漂亮又实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听做成根雕茶几,许多同学纷纷附和:“根雕茶几好,我大伯家就买了一张根雕茶几,客人们都说漂亮。”“一张根雕茶几听说要一万多块钱呢!我们自己制作可以省下很多钱。”“我们小山坡劳动实践基地里不是要开辟茶园种茶树吗?我们学校有了专门的茶桌茶几,等明年春天采了茶叶,就可以泡茶、品茶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樟树的主干部分做成一张长方形的茶桌,余下的做茶凳,樟树根就制作一个根雕茶几。

确定樟树根用来做根雕茶几后,老师引导学生构思:“根雕艺术,讲究七分天然,三分雕刻。你们仔细观察,展开联想,这个树根的形状像什么,根据树根的造型,我们可以在上面构思设计什么图案。注意,我们在构思时,要充分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和神韵,让树根的天然艺术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雕刻出来的茶几才不会失去天然美。”根据老师的提醒,同学们对着樟树根仔细观察,展开想象。一个同学指着树根上一块凸起的地方说:“这里好像一只蹲着的青蛙,我们可以雕一只青蛙。”“嗯,是很像一只青蛙,但我觉得雕金蟾比较好。蟾宫折桂,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学业有成。”“蟾宫折桂,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就在这个地方雕只金蟾。”老师肯定道。“我觉得这个根须伸出来,很像龙的尾巴,前面开叉的地方很像龙角,我们可以在这个根须上雕一条龙。”另一个同学也有了新的发现。“快看快看,这根根须上的三道印痕像不像老虎额头的王字?两边凸出的就是老虎的爪子。” “从我的角度看,这个樟树根就是一只大鲨鱼,你看,它张着血盆大口,还露出两颗锋利的牙齿……”同学们一边观察着,一边构思着,发挥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为了更大程度的保留天然造型,经过大家商讨,最后决定在茶几上只雕刻金蟾、卧虎、游龙三种图案。

这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树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对枯树根遐想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化腐朽为神奇,朽木亦可雕也

根雕艺术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曾有人把它比作“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凝固的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艺术。让腐朽的枯树根变成精致的根雕茶几,学生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显然是完不成的。为了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为了让枯树根再次绽放青春,学校在学生畅想设计的基础上,联系了附近的木雕厂,请木雕师傅们把孩子们的设想变成现实。为了进一步了解根雕这门神奇的艺术,学校开展了“观摩根雕茶几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观摩等方式了解根雕制作的全过程。在采访观摩中,同学们了解到,从树根到根雕作品的完成要经过好几道工序:

  1. 清洗去皮:

因为樟树根从山坡上拖下来时,特别的脏,树身上还沾着许多泥土,因此首先要把树根放到水里清洗干净。然后用工具把樟树根的树皮去掉。木工师傅解释说:“去皮并不是简单地把皮剥掉就行,要注意保护好树根的形态和材质。”

  1. 剔腐定型:

去皮之后,木雕师傅将树根坏掉、烂掉的地方剔除干净,然后将树根彻底清洗干净,并进行防虫处理,防止制作的根雕茶几变形。经过剔腐后的树根造型基本已经固定下来。

  1. 精心雕刻:

这是木雕师傅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彩时刻。木雕师傅用手中的雕刻刀在樟树根上精雕细琢,在保留树根自然形态的同时,把同学们设想的金蟾、卧虎、游龙都栩栩如生地刻在了茶几上。天然美与人工美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1. 打磨上漆:

打磨的目的是为了上漆美化。打磨时,先用锉刀把不平整的地方挫平,然后用电动砂纸圈作进一步的磨砂,使作品更光洁平整。打磨好后,就可以美化上漆了。木雕师告诉同学们说:“上漆不但能使根雕作品油光发亮,还会起到防止蛀虫的作用,使根雕作品可以长久保存,不会腐烂。”

经过一个月的制作,一段腐朽的樟树根,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套精致高雅、古色古香的茶桌茶几。当它生命消亡的那一刻,又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正像一位根雕大师说的那样:“时间能让树根腐朽,但是根雕却让艺术永存!”

  1. 研究成

1.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在拯救大樟树,设计樟树根,观摩根雕创作的过程中,对樟树的生长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根雕艺术也有了初步地认识,并明白了“七分天然,三分雕刻”的艺术原则。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还懂得了联想创新的真谛,拓宽了思维能力,并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了学生艺术情操。

3.一年多来,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了一定的根雕知识和技能,对根雕的兴趣更浓了。

4.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更明白了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5.通过实践活动,一段毫无价值的树根变成了精致高雅的茶桌茶几,为今后学校开展茶艺文化课程提供了便利。

  1. 我们的反思

一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但也给我们留下更多地思考。像我们这样的边远山区小学。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根雕综合实践活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学校的环境,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开展。这样才有效,也具有可持续性。

  1. 未来展望

有了茶桌茶几,今后学校会充分利用小山坡劳动实践基地这一优势,开辟茶园,开展种茶、采茶、泡茶、品茶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