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洪立烁 武春燕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省宁波市 315211


【摘要】 目的 探讨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因素,并通过学校课程干预来提升离异家庭高中生的学校适应。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全国8省的362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提升部分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结果 父母离异会导致高中生的学校适应变差;女生、年龄大的学生学校适应要更好。父母离婚后,心理弹性和离异年龄敏感性是保护因素,低心理弹性者学校适应降低,高心理弹性者学校适应升高。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弹性、学校适应后测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对照组后测得分(p<0.05)。结论 本研究支持父母离异会消极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观点,但影响是有限的,提供保护性因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能恢复其学校适应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父母离异;学校适应;心理弹性;课程干预

1. 引言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离婚率一致居高不下。开放的欧美国家离婚率超过5‰;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捷克等离婚率也在3‰以上(徐安琪,2011)。中国的离婚率也呈上升趋势(张冲,李想,2020)。然而当前国内外关于父母离异对孩子学校适应的影响不尽一致,有人认为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影响,有人认为离婚的影响不值一提,还有人认为离婚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好。因此本研究探讨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并通过课程干预来提升学生的学校适应。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苏浙等省的10所学校的4000名高中生(男1736人,女1884人,平均年龄16.34岁)作为被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和父母离异情况调查表共发放4000份,剔除规律作答等无效问卷38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620份,有效回收率为90.5%(其中离异家庭528份)。

2.1 研究结果

5febd16a75747_html_62f432e151e0f243.png

多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学生年龄、性别均能预测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年龄越大其学校适应能力越好;女生的学校适应能力要强于男生。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发现家庭经济地位和是否离异并不能预测学校适应,然而心理弹性能够预测学校适应。并且心理弹性越好的学生,学校适应也就越好。此外,是否离异和心理弹性的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学校适应(见表2)。

5febd16a75747_html_f5def0a1fbab01b0.png

为了更清晰的阐述是否离异与心理弹性交互效应的本质,将心理弹性按照平均数±1个标准差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了简单斜率检验并且绘制了简单效应分析图(见图1)。对于高心理弹性组的学生,是否离异对学校适应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Bsimple = 0.05, t = 2.51, p < 0.05);对于低心理弹性组的学生,是否离异对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Bsimple=-0.72,t = -4.45,p< 0.05)。

5febd16a75747_html_2dde91605b33afcc.jpg

图1 心理弹性对是否离异和学校适应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课程干预研究

3.1 研究对象与干预方案

从浙江省某高中学校选出“心理弹性水平低(小于3)”的21名离异家庭学生,其中10人为实验组,11人为离异对照组;此外,选取“心理弹性水平低”(小于3)的15名非离异家庭高中生作为控制组。离异实验组完成课程干预,而离异对照组和普通对照组的学生则进行该校原有的校本课程。

本研究以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心理学会提出的“加州心理动态模型”理论的6个理论维度(合作沟通、同理心、问题解决、自我效能感、自我认知、目标和抱负)为核心,设置了8单元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课程。团辅课程干预周期为2个月,每次课程约为60分钟,举办时间为每周四中午11:50~12:50。

3.3 研究结果

5febd16a75747_html_5bae2e1c4fd5dfbb.png

心理弹性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别(实验组vs.离异对照组vs.普通对照组)主效应显著F(2, 66) = 10.592, p < 0.05;测试时间(前测vs.后测)主效应显著F (2, 66) = 66.316, p < 0.05;组别和前后测之间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 (2, 66) = 3.216, p=0.053。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实验组、离异对照组和普通对照组前测分数差异不显著F (2, 66) = 0.046, p = 0.955。这意味着,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前同质。实验组心理弹性水平(M =3.62 , SD = 0.47)显著高于离异对照组心理弹性水平(M = 2.95, SD = 0.49), F (2, 66) = 6.887, p < 0.05,这表明实验操纵(课程干预)显著提升了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具体研究结果见图2。

5febd16a75747_html_d23194cba264772a.gif

图2 三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M±SD)

学校适应 组别(实验组vs.离异对照组vs.普通对照)主效应显著F (2, 66) = 8.727, p < 0.05;测试时间(前测vs.后测)主效应显著F (2,66) =58.138, p < 0.05;组别和前后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2, 66) = 3.766, p < 0.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控制组前测分数和实验组前测分数差异不显著F (2, 66) = 1.148, p = 0.324。这意味着,实验组、离异对照组和普通对照组在实验前同质。实验组心理弹性水平(M = 3.30, SD = 0.121)显著高于离异对照组心理弹性水平(M = 2.766, SD = 0.116), F (1, 66) = 7.933, p < 0.01,这表明实验操纵(课程干预)显著提升了离异家庭高中生学校适应水平。具体研究结果见图3。

5febd16a75747_html_80a70931f5c1a1f7.gif

图3 三组干预前后学校适应水平(M±SD)

4.讨论

父母离异与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父母离婚后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会变差。这一结果与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致(Wolchik,2002;Amato,2001;Wal,Reine C,2018;张春改,黄菊山,胡佩诚等,2007;林崇德,1992;周葵,2018)。父母离异后学生的心理弹性能起到调节作用,原因可能是对于低心理弹性的个体来说,父母离异就会像大石头一样,给他们来个“落井下石”。而对高心理弹性的个体来说,父母离异像一次磨砺挑战,平安度过便能够迎来新的突破。课程干预的效果良好,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团辅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理论基础扎实,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紧密。二是学校的相关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5. 参考目录

Amato, P. R. (2001). Children of porce in the 1990s: An update of the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355–370.

Wal R C V D , Finkenauer C , Visser M M. (2018). Reconciling Mixed Findings on Children’s Adjustment Following High-Conflict porce[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 suppl).

Wolchik S A,Sandler I Net al. (2002). Six-year follow-up of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of porce.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林崇德. (1992).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01):54-61.

徐安琪. (2011).离婚率的国际比较[J].社会观察, (03):38.

张冲,李想. (2020).女性初婚年龄与离婚风险[J]. 西北人口,41(01):63-71.

张春改,黄菊山,胡佩诚等. (2007).电话咨询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5) :615

周葵. (2018).关怀视角下父母离异对孩子成长影响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本课题由浙江省一般科研项目资助及课题名称

作者简介:洪立烁(1993-06-29),男,汉族,籍贯: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