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主阵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主阵地

黄红艳

广西灵山县平山镇中心校 535425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进行,研究目标的一致性、研究内容的兴趣性、研究方法策略的互补性,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正确运用学习方式,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做到合理分组,积极调配,有的放矢,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注重过程点拨,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进行,研究目标的一致性、研究内容的兴趣性、研究方法策略的互补性,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学生之间互相支持配合,从而在互敬、互爱、互帮、互动下学习。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做到“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首先要组织合作小组。好的合作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可能,这样各成员才能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实现知识上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小组,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合作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按个性差异搭配,不同个性的成员可使合作交流不至于出现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通过合交流,认识不同成员个性中的优点,帮助成员纠正自己个性中不利的一面。

其次,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监督员”要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是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恐龙》这一课时,在设计中有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环节:请以八人为一组讨论:这些恐龙分别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中七人每人扮演一种恐龙,另一人当组长完成收集信息填写表格,“恐龙”先按课文内容表演再讨论。随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小组踊跃发言,把各恐龙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理解得非常透彻,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把握时机要恰当,有针对性地巧妙设计。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节课中进行讨论的最有效的时机应该是对问题存在较多的分歧和意见;教学中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跃跃欲试。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的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选好讨论题目:

在教学的重点内容时实施小组讨论。

教学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枢”所在,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点部位。如《珍珠鸟》中最后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信赖“我”?信赖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到了有关的内容,在小组内的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从中明白了“爱”是信赖产生的基础,是信赖产生了美好境界。

在教学的“难点”时实施小组讨论。

所谓教学难点, 就是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如《天鹅的故事》中“对老人放下猎枪的质疑和理解”这个问题学生想法不够深入。于是我就让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正方的观点是“放下之后会怎样”,反方的观点是“不放下又会怎样”,组织一次辩论会。双方的辩论非常精彩,但是通过辩论,同学们明白了人类既要生存,也要保护生态平衡,

在设计中时要注意:问题设计内容要科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学生张口就会,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问题设计苍白、难度很低或难度过高都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因此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三、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索,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前提是:学生要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仅要自己动脑筋,而且还要和大家一块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有说、有笑、书声朗朗、议论纷纷。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当老天鹅腾空而起突然扑打冰面时,此时其他天鹅有什么表现?会怎么说?怎么做?请大家再现“齐心合力”的情景。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进行了表演,不仅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而且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同学并没有认真听,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在组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的发言做出判断,要有自己的补充和独到的见解。如,让学生说说“刚才他们说了什么?”“你们听懂了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等。这样逐步让学生知道该怎么样听别人讲话,使注意力慢慢变的集中起来。

培养学生交流习惯。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善于听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言时,要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最关键的组织者是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做到:及时点拨指导、反馈及时并激励评价、教会学生学会合作等细节。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不是否定其他方式,替代其他方式,而是让合作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共同运用,丰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努力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