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珠心算的教育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2
/ 2

现代珠心算的教育意义

米晶

七色彩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400

摘要:珠算古老神奇的文化,1000多年前的这把算盘,同当前应用的算盘和珠算计算方法基本相同,逻辑一致,而且不断更新迭代,持续兴盛,必有它存在的意义。当电子产品盛行的时期更是很多人以为算盘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可是几十年过去了,算盘不仅没有被计算机取代,反而在国内外都掀起了热潮。美国将珠算作为一种"新文化"引进;日本珠算珠心算业余教育十分发达;新加坡、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老师多次来我国考察访问;马来西亚要求小学校将珠算珠心算教学列为正式课程;我国的台湾省珠算珠心算也是每个孩子均会涉及的课程特长。我国教育先进的省份,江苏、山东、北京也陆续将“珠算课”作为基础教育课改的特色课程。说明这项神奇的“技能”在不断更迭的同时也给我们及后辈带来了持续更新的文化与教育意义。
关键词:启智、教育、计算、投入、专注、持续

珠算之于“数量”——以他独特与科学的算珠结构,让学龄前将要形成抽象思维的儿童,在5-7岁的关键期通过形象的算珠来转换数的认识和量的关系,更加便捷与轻松的建立抽象思维,并完成抽象与形象的对比转换互通。儿童的所有学习也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是由数字组成的,算盘算珠一颗表示1,两颗表示2,上珠表示5除了有形象的部分还有量的规律的累加与认识掌握,长时间学习儿童会对抽象的理解更有规律也更容易形成思维“楼梯”。

珠算之于数学,数学主要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和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珠算和数学密不可分。珠算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算盘为工具用算珠示数计算的独特运算体系。数学是抽象的思维活动儿童时代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难度较大。珠算溶入小学数学中有利于解决启蒙阶段学习数学的难度大的问题。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里繁琐的计算过程浪费了小学生的大量时间。实践表明珠心算加、减、乘的计算几节约了约50%的思维量除法计算节约了约70%的思维量乘除法的计算特别注意“基因”上的简化。数与珠都是符号珠算的符号通过规律简化减少,比传统的方式更容易形成体系。

何为“珠心算”通俗的讲就是操作脑中的算盘。脑中这个算盘的影象又叫做“珠像”广泛性脑科学领域又把它称为“脑图像”陈飞燕,师从我国著名科学家唐孝威院士,博士后,浙江大学物理系交叉学科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访问学者。她结合磁共振及脑电等脑成像技术、行为测量方式和数据挖掘技术,长期多层次多角度追踪研究珠心算影响儿童心智的神经机制。她带领研究团队在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珠心算训练对脑可塑性的影响等研究领域取得众多成果,并先后发表在《Neuroimage》《Human Brain Mapping》《Cognition》等国际顶尖专业期刊上,被誉为用脑科学解构珠心算“第一人”在她的研究结果中显示除了我们浅显的认识珠心算对于数字与量的帮助之外,更值得另我们关注的是感性层面的“脑成像功能”的训练,1、可以促进孩子们形象思维及空间感的形成,珠心算的操作过程要求虚拟的算珠图像中处于不同档位的多个静止的算珠进行瞬间的快速变换,这极大地考验了大脑的记忆能力以及大脑灵活处理动态珠像的能力。长期的珠心算训练有可能通过不断的对心理表象操作,对认知加工过程的强化,进而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2、左右脑交换信息的速度也促进孩子们灵活认知的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促进儿童脑白质的发育。3、执行力和记忆力也是智商的核心因素。效率和趣味虽然不是唯一追求也是让孩子们可以不断探索的促进。4、专注与投入也是珠心算科目带给孩子各学科各领域的学习优势,一科学习多科受益。当然科学论证也是基于细致化科学的教学所得到。这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基于现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结合珠心算的技术训练和教育的心理及文化促进,才能让这个学科真正发挥它的底蕴与优势并福慧更多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呢?

  1. 科学丰富并具有趣味性的教材体系及授课方式。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各项思维及拓展类练习加入并围绕珠心算学科共同促进孩子们思维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们在思维建立与养成方面依靠太多天赋及随机而不是真正可以学习提升的因素,但其实思维的灵活也需要科学的练习及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带给孩子们的成果。当然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才可以使孩子们既不缺乏兴趣也不会忙于享乐,体会到思考与探索甚至困难带来的快乐。

  2. 温亲合理的家校沟通系统。不同时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矛盾等心理身体各方面的话题与家长建立共同的教育视角提升家庭对课程的关注与认知给孩子们更好的助力。

  3. 活动的组织与经历的实际体验相结合。比赛、鉴定考核、学习盛典、教师练兵、等学习活动的加入增加孩子们对珠心算课程的关注及参与感,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在付出与经历中体会到收获。锻炼——锻是捶打,炼是高温提炼。这样的过程孩子们多经历就会自然显现。

  4. 家庭教育的渗透与教育格局的提升,可以增强家庭对孩子们全面的客观的教育,并能站在教育的终点为孩子成长以指引,而非单一的片面的批判。对于珠心算学科来说也是全面的立体的诠释。

  5. 学校文化的建设与提升。课程之于一个学校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结果。作为一个珠心算课程为主的学校校长,深知口碑的重要,正因如此才不断的想要提升学校的各项文化建设,可以使学生教师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下感知到成长,拥有梦想与目标,才能不断创新与再前行。明确学校的倡导方向,价值体系并不断增加社会贡献,这样才能长久立足并使课程真正受益于人。

结束语:课程的提升没有捷径需要脚踏实地的持续,学校的发展也没有最佳,需要不断的精进与创造,教育更没有终点,只有我们一代代人付出的足迹。但就是在这样的成长中我们和孩子们都成长了自己,组成了整个教育及行业、社会的发展。也希望我们的领域通过我们的努力长足发展,日益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