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新高考语文教学之我见

张忠武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五中学,湖南省长沙市 410007

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高考,语文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语文不仅要完成复习考试说明书的任务,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更好的态度迎接新一轮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教学;困境;反思


高中语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现阶段,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基本确定,对文学内容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高中语文学习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新的高考背景下,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也该调整语文教学,优化语文教学,适应新一轮高考的要求,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前语文学科面临的困境

1.被挤压的语文教学空间

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语文学科处于尴尬的边缘。长期接触口语和练习使学生感到语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认真学习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只是考试前的一次简单复习。与理科相比,语文是一门缓慢而要求很高的学科,这常常使得许多考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不太重视语文,甚至放弃了语文的深入学习。语文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日常语文教学受到严重挤压。学生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学习语文。

2.应试教育的机械化练习

素质教育应从多方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人格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但事实是,我们有一批学生在高考状态下进行机械练习。在单纯考入高校的指引下,学习语文的重点不再是基础和人文,而是所谓的应对技能。有些学生甚至把市场上不同程度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而忽视了对语文文本的学习,这种学习就是抛弃了根本和目的。精心挑选的课文不仅包含了高考要求的关键知识点,而且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机械化做题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反而让人误入歧途,挫伤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继续学习意识的缺失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已经使用了十多年,许多教师很少有备课的意识。语文教学除了知识的基本点外,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其实都在发生变化,语文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继续学习的态度,课堂教学与现实相结合,关注高考新趋势,关注时事,坚持锻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高考感知能力。

二、应对新高考的语文教学举措

1.夯实基础,立足实际

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而忽略了语文最本质的内容,语文就是基本的读写能力,是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社会的窗口。我们既要注意技巧,强调概念性的东西,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几年,语文全国卷作文的考查重视学生对于应用类文本的掌握情况。在入学之初,我让学生练习课文的写作格式。在新闻单元中,让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文言文教学是我们学习的难点。近年来,我在高考文言题研究中开展文言文的全方位实践,并将课堂与高考结合起来。重点在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句式判断和文化常识的掌握上,使学生重视文本的解读,为基本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进阅读方式,合作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引导他们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课文,发现问题,提高课文阅读能力。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业余时间的减少,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平台快速整理信息,但也会出现问题。学生思维不够深刻,缺乏缜密的逻辑,不能把整本书的阅读融入自己视野。而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能把作品的内容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目的,而且要求了解涉及作品的许多因素,包括作品的地方性和细节性。阅读全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体阅读的同时,我也以小组的方式探索和解释相关的内容。开放阅读辅以写作和反馈。在尊重文本事实的基础上,我与作品进行了对话。

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阅读文本,探寻值得注意的细节,如石头的作用、风雪的巧妙等,在学生进行情节梳理时林冲的形象已经基本呈现。自主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指定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他们被分配每周进行小组分享,一起阅读,分享他们的感受,从而使阅读成为现实。

3.开展多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吕叔湘先生说过:“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多活动。基于这一出发点,我们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与水平。例如,通过演讲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教科书戏剧深化文本解读,并在旅行中将调查结果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目前的高考与高考前的考试模式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应调整教学策略,这样不仅能适应高考新的教学形势,而且还能在高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从而顺利进入大学继续学习。随着新一轮高考的到来,语文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也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展现语文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走出语文的困境,需要每一位一线教师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爱玲.阅读教学之我见[J].东西南北:教育,2019(10):0342-0342.

  2. 夏慧超.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之我见[J].中学语文,2020,000(003):P.84-85.

  3. 霍颖.教育信息化助力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高考,2020,No.353(07):68-68.

  4. 梁海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J].新课程(教研版),2018,000(0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