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品读中感悟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品读中感悟提高

郑辉娥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宏基小学 516265

摘要:丰富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投入“读”的过程中,合理有趣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读”得更加深入,从而实现在“读”中品味文章,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品读中提高语文语感,收获更多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读中感悟;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朗读,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朗读效果,使学生主动投入朗读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悟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的字词的巧妙运用,对语境的构建进行深入品析,感受作者的独到见解和思想方面的情感表达。

一、“读”为主,“悟”为辅

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影响下,使得“读”变得生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不到乐趣,只是局限于表层阅读,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文章的内涵,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不应该通过硬性分析代替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有自主发挥和品味的空间,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投入“读”的过程中,合理有趣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读”得更加深入,从而实现在“读”中品味文章,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品读中提高语文语感,收获更多感悟。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式的时候,应该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结合阅读教学任务,设置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以“悟”为辅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有效识记生词,了解词义,提高学生的文字领悟能力,根据文章中字词的意思,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字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丰富想象力。另外,以“读”为主能够使学生有效积累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积累更多美词美篇,促使学生获得更多语文知识,感受文章中用词方法,为写作积累素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桥》一课,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天灾”入手,激发学生阅读期待。这部分的教学,可以个人读或合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关注环境描写,抓住“突然、像泼、像倒、咆哮、狂奔而来、跳舞、狞笑”等词语体会暴雨、山洪的突如其来和形势危急。

二、“读”中有“悟”,“悟“中有“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和积累,提高学生对相关文章的感悟,体会情感上的变化,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正确的情感导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中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将“读”的和“悟”有效结合,唤醒学生的感悟能力,重视“悟”对“读”的辅助作用,促进阅读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将“读”和“悟”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情感,在“悟”的过程中加深“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月光曲》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句子;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变化;三是配上乐曲,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乐曲的美妙,可以从三幅图画面入手。第一幅:从“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到“洒满了银光”,引导学生读出音乐的轻柔、悠长、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提醒学生景象变化了,音乐气势逐渐增强了,要在朗读中表现出乐曲旋律的变化。第三幅: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到“朝着岸边涌过来”,引导学生抓住“大风”“巨浪”“涌过来”等词语,在朗读中体会音乐骤然响起,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的变化。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这样一来,学生在一次次阅读过程中情感逐步加深,获得一次次更加深刻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会促进阅读的更加深入,奠定情感基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连“读”带“悟”,升华情感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是学生语文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朗读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形成语文语感,实现在“读”的过程中“悟”,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朗读,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朗读效果,使学生主动投入朗读中,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悟到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的字词的巧妙运用,对语境的构建进行深入品析,感受作者的独到见解和思想方面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教学《桥》一课,读高潮部分,老汉揪出自己儿子和最后推儿子走的两次“吼”,要有所区别:“你还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两句读出责备和命令语气,停顿要有力;读“少废话,快走。”则要读出急切和关心,读出老汉爱子心切。在整个教学通过反复的“读”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悟”,在“悟”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应该做到“读”和“悟”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在感悟中深入文章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江晓晓.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读目悟过程中问题设计[J].都市家 教(下半月),2018,(08).

陈锭之.人情•动情•悟情•言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新课 程(小学版),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