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胃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1

中西医治疗胃病

杨双福

南充市南部县石龙镇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371 胃病在临床中可谓十分常见,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患过几次,尤其是近些年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其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再加上工作应酬、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很多人都开始患上各种胃病,给患者造成极大影响。而胃病往往被很多人视为疑难病,无法有效根治,有些患者为了缓解病痛甚至将药店中的所有药物都吃了个遍,但是停药后依然会复发。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难道胃病就无法根治了吗?现归纳总结如下。

为什么胃病难以根治?

胃病难以根治是一种常见的情况,而之所以出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病情没有诊断清楚,很多患者在患有胃病后往往不够重视,没有当做一回事,多不会到医院进行诊治,往往听别人介绍或根据自己的经验去买药服用并治疗,而其所买药物是否与自身的病情符合则难以保证。二是药店里的胃病治疗药物大多数具有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其针对性则较差,服用这种药物能够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但无法起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三是很多患者存在错误的认知,导致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就会停止服药,而没有继续服用巩固效果,最终导致病情在一段时间后复发;四是由于缺少医生的指导,具体用药剂量与次数均由自己决定,病情严重时增加剂量及次数,病情缓解时又随意减少,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甚至引发不良反应。基于上述情况,患者不能小觑胃病,在患病后要及时进入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并严格遵守医嘱用药,确保疾病彻底治愈。

胃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所有疾病的治疗方法都不止一种,胃病也是如此,临床对胃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治疗方法均十分有效,目前临床对胃病的治疗方式通常可分成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种:

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而在胃病治疗上则主要观察患者的舌苔,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舌苔的颜色淡红且鲜明,舌体大小合适,灵活柔软,舌苔薄白且润、均匀,舌质滋润,而胃病患者的舌苔则与上述描述不同,或厚腻、或剥落、或发黑发黄、或有口臭、或舌边有齿印等,这种情况患者可以自行观察,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患有何种胃病,但能够判断自身的胃部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中医对胃病的治疗主要为养,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中医治疗的一个经典总结,可根据患者的舌象表现进行辨证施治,而治疗的具体效果则与医生的水平及经验存在密切关系。

西医治疗胃病

胃病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其是多种疾病的统称,如胃溃疡、急性胃扩张、慢性胃炎、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等,而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往往存在相似之处,如呕吐、嗳气、上腹部不适、饭后饱胀、恶心、疼痛、反酸等。这种情况使得中医的诊断难度增加,而西医则可更好地诊断胃病,其可通过钡餐检查、胃镜检查、超声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灶位置,可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并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而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但西医治疗胃病同样存在一定缺点,以慢性胃炎为例,该疾病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通过西药治疗能够直达病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缓解,但其无法对患者受损的胃黏膜起到修复作用,当药效消失后幽门螺旋杆菌又会再次肆虐,同时药物会对黏膜造成刺激,导致黏膜的损伤程度加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治标又治本

上文中对中医与西医治疗胃病进行了介绍,而无论是单独使用中药或者单独使用西药,其总体效果均不理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才是最好的选择,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中医能够对损伤的胃黏膜起到修复与保护的作用,可以治本,而西医则能够起到消炎等作用,同时可准确诊断疾病,可做到治标,两种治疗方法结合意味着标本兼治,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能够避免治疗期间出现再次损伤,并减少复发,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的案例介绍:

患者慢性糜烂性胃炎,已有十多年,接受过多达二十几位医生的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停药不到一个月就会再次复发,本人采取了中西医治疗,其方案是:先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药方为:黄芪20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大枣20g、白芍15g、麦芽15g、枳壳10g、陈皮10g、青皮10g、桂枝6g与炙甘草6g,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七天后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西咪替丁、维生素B6、呋喃唑酮与维生素B1,均每天用药三次,剂量一粒、二粒、一粒与二粒。连续用药六天后服用三服中药,使用枳实替换枳壳。治疗到该阶段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为巩固效果,又告知患者连续服用一个月西药,用药方案不变,改为每天睡前服用一次。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病情已经痊愈,其后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患者没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