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3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分析

范新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本文简略阐述了语言经济学同大学英语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经济原则,并针对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途径展开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高校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

引言: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所开展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普遍存在着成本投入过高但效率过低的现象。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索,进而在费用和效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1语言经济学同大学英语教育的内在联系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语言的界定,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能够帮助学者对语言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人类在开展语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投入,但这种投入本质上是有限的,稀少性的存在使得语言经济价值得到提升。个人若是想要对一门语言进行掌握,能够凭借本身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学习外语其实属于一种对于资本的经济学投资。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外语在该时代背景下,还拥有着外交工具的职能,与此同时从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来看,英语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潜力。各大地方高校是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而高校所开展的大学英语教育是实现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高效缓解当下普遍存在的大量资源投入与人才输入不成正比的矛盾,应当立足于语言经济学角度,对如何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配置展开深入研究,为保障英语教学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应遵循的经济原则

首先,影响语言经济价值的因素有许多,包括市场需求、交往频率以及社会心理预期等等。人们开展英语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内在动机应当是对于该门语言的学习兴趣,而外在动机则主要体现在学习语言之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上,这便是社会效益的投入和产出比。人们受到内外动机的影响,会不断开展对于英语的学习,最终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当前在业界普遍认为内在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接下来才能够体现出外在动机下的经济效益。但事实上,外在动机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能够呈现出更加深层次和深远的特点,唯有保障英语学习的普遍性和社会性才能够真正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英语学习能够更加内在和持久。

其次,大学英语教育所获得经济效益在于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教育成本以及沟通成本的降低。大学生在不断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英语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对于其本身社会竞争力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在经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自己的利益,合理利用各类英语学习资源,有效规避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各种弊端,进而真正达到普及英语的目标,使其成为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1]

最后,从教育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学观念认为在社会中人是趋于利己而进行选择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增加自身的利益,地方高校应当严格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对大学英语教育资源展开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优化制定标准方案,以便于提升资源配置的实际效果,这样一来便能够会大学英语学习社会效益的增加创造必要的条件。

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途径

从语言经济学相关理论着手进行分析,若想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则要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进程,则应当充分体现出英语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作用,切实保障当下社会人才培养需求与英语学习之间的统一性以及契合度。

3.1建立需求分析机制

语言经济学认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学习者在学成之后应用的广泛程度以及时间长短的影响,若想保障语言成本投入的实质性作用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则要对当下各方面需求展开深入研究。外语的学习实质上属于一种学习者对于人力资本生产的经济投资,在最终语言学成之后能够形成相应的投资预期效益。基于此,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开展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学生专业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机制。

3.1.1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高校在正式展开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对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所具有的不同层次产生明确的认识,进而从不同层次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出发,形成良好的分层教学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更添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指导,这样一来便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英语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实质性作用。立足于语言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将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经济投入,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便是成本,而最后学成之后在实践中的高效应用则是效益。事实上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英语学习的效益是要远远大于成本投入的,但现如今我国部分地方高校所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都未能真正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同当下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相适应。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这便导致教师难以更加科学对学生的基础教学进行明确判断,教师未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势必无法进行高质量学习计划的制定工作

[2]

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入学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以便于帮助教师对学生现阶段的英语学习水平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然后按照系别进行英语学习成绩的排名,将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当中,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所面临的都是水平相近的学生,便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因材施教工作。除此以外,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基础阶段教学的重视,一般来说在我国地方高校中普遍会在前三个学期中将英语作为必修科目,以此强化对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教育,而在大学后期,学生未来规划逐渐明确,需求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所以此时便将英语作为选修课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3.1.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着手进行研究,语言本身有着一定的经济价值,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地方高校所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最主要的问题便在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地方高校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面临阻碍,基于此,若想切实保障大学英语教育实质性作用的充分体现,则要切实发挥出英语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作用。高校在实际开展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不能脱离实际进行课程设置。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原本英语课程教学的体系进行升级和更新,以免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极快,这时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更新的特点,高校教学的根本目的便在于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对教学方向进行优化调整,进而确保教学课程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

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当能够跟学生专业相结合,以便于促使英语学习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而服务,高校可以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选修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英语的课程量进行适当增加,并扩展与丰富课程内容,保障英语学习实质价值的充分发挥。例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便可以增设会计英语选修课,这有助于学生未来在外资企业中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而针对生物、物理以及法律等专业,便可以专门开设与专业术语相关的英语选修课,日常向学生进行一些词汇的介绍,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外国文献。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何种专业,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对于英语的运用,所以立足于学生专业发展进行英语课程的设置能够同当下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增强以及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3]

3.2建立投资成本分析机制

除了要建立需求分析机制以外,若想提升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效能,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成本分析机制。实际上语言本身是一种可获得技能以及知识的人力资本,所以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英语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视。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讲英语教学目标以及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结合起来,积极迎合当下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实习需求,将推动学生就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的。结合语言经济学相关理论,尽管很难实现对于语言学习的成本以及收益的量化,但仍然需要对其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从目前来看,我国地方高校中所进行的大学英语教育绝大部分都呈现出学习成本投入过高的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投入了大量不必要的精力、金钱和时间,而且还未能真正体现出预期的英语学习效果,所以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强化对于大学英语学习成本的重视。

在以往所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经济成本的投入主要会在书籍以及录音机等教学设备上,但在当下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引进大量新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软件来支撑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构建实验室以及各类实验室同样需要进行大量经济成本的投入。但与此同时,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运行先进的软件则能够实现其自身经济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往在录音机以及词典和书籍上的大量经济投入,如今只需要利用免费的软件便能够完成。除此以外,灵活应用先进的英语教学设备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能够降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所花费的实际成本,学生在应用各类英语学习软件的过程中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例如,在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若想对教师的口语发音进行纠正,便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一个一个读,教师再逐个进行点评,若是学生的数量比较多,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制约教学进度的正常推进。然而现在学生只需要利用相关智能设备上的话筒阅读出教师所提供的语音材料,相关软件便能够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同时还会提供相应的发音建议,这一功能对于学生的数量没有限制,切实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效率性。另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点名上也能够通过对于相关软件的应用达到降低时间成本的效果,而且学生利用翻译软件直接翻译词汇,可以减少在查字典方面所投入的时间成本

[4]

3.3建立人才需求供给分析机制

地方高校应当通过建立人才需求供给分析机制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从经济学供求理论的“供需模型”出发,其主要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分别为产品市场、产品、供给主体以及需求主体,供需模型如图1所示。

5ffbcbf2deee1_html_78a398624cfad4e8.jpg

1 供需模型

其中大学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而其中的“产品”以及“需求主体”则分别为学生以及用人单位,而高校以及政府则构成了“供给主体”。地方高校应当在相应人才需求供给分析机制的基础上,按照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的培养,高质量衔接好学生专业发展以及英语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英语学习能够对其专业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若想真正提升大学英语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积极探索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并适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英语跨文化课程。此外,应当充分同当下我国国情以及各省省情相结合,对相应的教育大纲进行制定,积极开展对于课程体系的调整工作,创新教育材料编写、更新教育方法,以便于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语言进行更大的经济价值创造。在大学英语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着眼于全球视野,积极站在跨文化的角度上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手段,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交际能力。

在语言经济学理论中认为语言应当能够同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相适应,在这一背景下,英语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作者本身应当具有的能力,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开展,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更是一种交流方式以及交流工具,不管学生的专业如何,日后在工作岗位中都会有可能涉及到英语的应用。例如传媒、翻译、营销、物流以及外贸等等,所以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但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迟迟无法提升,这导致学生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即便其有着良好的书面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仍然是大学生的短板,所以学校应当进行相关口语课程的设置,并引进外教同学生之间展开深层次沟通,此举对于大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适当组织举办英语角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运用英语展开交流,积极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以外,地方高校应当加强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视,积极开展对于其科学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作,以保障各英语教师本身的能力能够同各专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技能的需求相适应,切实培养出能够拥有国际视野并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国际化人才,真正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并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平稳开展[5]

结论:综上所述,优化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对于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充分同当前时代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所以相关高校要立足于语言经济学角度,对英语学习进行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李欣.新工科背景下语言经济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131-133+139.

[2]李琳琳.把握多文化交融趋势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评《多文化交融下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型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09):131.

[3]卢云.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评《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及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07):103.

[4]刘学磊.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7):118-119.

[5]付慧敏,洪爱英.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77-83.